印度首次批准PPAR双重激动剂上市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
![]() |
6日,Zydus Cadila公司宣布,印度药物管理局(DCGI)已批准其PPARα/γ双重激动剂saroglitazar magnesium上市,治疗非肝硬化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新闻稿指出,saroglitazar magnesium是世界上第一款获批治疗非肝硬化性NASH的药物。
NASH是一种严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酒精以外其它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的病理综合征。据新闻稿中的统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0%-30%的人口受到该疾病影响。NASH会导致肝细胞发生炎症和退化。NASH的进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的发生,也有可能诱发。作为代谢性炎症的一种,NASH的产生与肥胖,和血脂代谢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治疗手段仍然相对匮乏。
Saroglitazar magnesium是一种新型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激动剂,它同时具有调节PPARα和PPARγ活性的功能。PPARα/γ是调控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重要转录因子,在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抗性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此前的非临床数据表明,与单纯的PPARα或PPARγ激动剂相比,saroglitazar magnesium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着。该药物于2013年9月在印度获批上市,治疗非他汀类药物无法控制的2型患者的血脂异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今年1月,该药物获得了治疗2型患者的批准。在过去的七年中,超过一百万患者受益于这种药物。
此前,该药物曾在美国进行的一项2期临床研究中接受检验,该研究名为EVIDENCES IV,是一项随机,双盲,含安慰剂对照组的研究,共有106名患者参与。该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是在第16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saroglitazar magnesium治疗患者的肝脏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较基线时的变化。试验的次要终点包括通过无创核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测量的肝脂肪含量变化等多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saroglitazar magnesium使患者的ALT水平下降了44.39%。此外,通过MRI-PDFF定量评估患者的肝脂肪含量也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降低。
“我们很高兴可以为NASH患者开发一种新型药物,满足这一高度未满足的医疗需求,“Zydus公司董事长Pankaj Patel先生说:”Saroglitazar magnesium将为数百万名NASH患者提供新的希望。“
今日,Zydus Cadila公司宣布,印度药物管理局(DCGI)已批准其PPARα/γ双重激动剂saroglitazar magnesium上市,治疗非肝硬化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新闻稿指出,saroglitazar magnesium是世界上第一款获批治疗非肝硬化性NASH的药物。
NASH是一种严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酒精以外其它因素导致的肝细胞内脂肪过度沉积的病理综合征。据新闻稿中的统计信息,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0%-30%的人口受到该疾病影响。NASH会导致肝细胞发生炎症和退化。NASH的进展会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的发生,也有可能诱发。作为代谢性炎症的一种,NASH的产生与肥胖,糖尿病和血脂代谢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治疗手段仍然相对匮乏。
Saroglitazar magnesium是一种新型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激动剂,它同时具有调节PPARα和PPARγ活性的功能。PPARα/γ是调控机体新陈代谢方面的重要转录因子,在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抗性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此前的非临床数据表明,与单纯的PPARα或PPARγ激动剂相比,saroglitazar magnesium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更加显着。该药物于2013年9月在印度获批上市,治疗非他汀类药物无法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血脂异常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今年1月,该药物获得了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批准。在过去的七年中,超过一百万患者受益于这种药物。
此前,该药物曾在美国进行的一项2期临床研究中接受检验,该研究名为EVIDENCES IV,是一项随机,双盲,含安慰剂对照组的研究,共有106名患者参与。该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是在第16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saroglitazar magnesium治疗患者的肝脏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较基线时的变化。试验的次要终点包括通过无创核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测量的肝脂肪含量变化等多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saroglitazar magnesium使患者的ALT水平下降了44.39%。此外,通过MRI-PDFF定量评估患者的肝脂肪含量也达到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降低。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2025-07-09)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自然》子刊:刷新认知!哈佛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自身或不致肝癌,但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2025-07-07)
- 《科学》子刊:科学家揭示帕金森病中不同的发病轨迹,或为定义亚型和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2025-07-07)
- 《细胞》破解常见痴呆的治疗难题!“老药新用”有望恢复大脑功能 (2025-07-07)
- 华人学者本周发表4篇Cell论文:高度血管化的肺/肠道类器官;修复血管性痴呆;自身免疫病新疗法;同义突变调控性状 (2025-07-07)
- 内蒙古安迪科同位素诊疗药物生产中心举行奠基仪式 (2025-07-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