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中外学者揭示环境对人肠道菌群和耐药基因组影响

中外学者揭示环境对人肠道菌群和耐药基因组影响

华南农业大学、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和国家兽医微生物耐药性风险评估实验室刘雅红教授团队与中外合作者,发现人体和环境间存在广泛的菌株和基因交换,而且环境对人肠道菌群的影响可能会持续4~6个月。相关研究3月18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种类众多,其分布无处不在。同样,人类也拥有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人体胃肠道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人体能够从外部环境中获取微生物。反之,人体也不断释放自身的微生物进入外部环境。但是,环境与人类肠道菌群之间微生物交换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仍未得到很好的理解。

研究人员通过整合16s rRNA测序、宏基因组、培养组等技术,发现职业暴露会影响人的肠道微生物组,从而导致潜在动物病原菌和耐药基因在肠道内的富集。比较实习生与工人及猪场环境的宏基因组样本,发现在实习生、工人和环境间普遍存在菌株和耐药基因交换。通过动态贝叶斯网络建模预测,观察到实习生肠道菌群会在返回学校后4~6个月的时间逆转回实习前状态,但是部分耐药基因仍然会残留在人体肠道。

“养殖环境中富集大量的微生物,往往成为菌群和耐药基因交换的热点地区。”刘雅红表示,人类生活环境的变化可以持续塑造人体肠道菌群和耐药基因组。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突飞猛进,通过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在解析未知的科学问题上迸发出巨大的生命力。(100yiyao.com)

小编推荐 2020(第六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