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链球菌抗氧胁迫新机制 |
![]() |
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它们主要栖息在人类口腔及上呼吸道,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其中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是机会致病菌,导致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变形链球菌(S. mutans)是龋齿的主要致病菌;而口腔有益菌寡发酵链球菌(S. oligofermentans)则产生H2O2,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链球菌的独特之处是不产生高效分解H2O2的触酶,因此有氧代谢时积累大量的H2O2。同时,它们也能耐受高浓度的H2O2,提示它们具有独特的抗氧化机制。研究人员发现,链球菌生长时产生的内源性H2O2帮助它们抵抗高浓度的H2O2胁迫,而H2O2自诱导防御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3月17日,美国微生物学会期刊mSystem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东秀珠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Redox-regulated adaptation of Streptococcus oligofermentans to hydrogen peroxide stress”。该研究揭示了链球菌中独特的、H2O2敏感的半胱氨酸巯基所介导的H2O2自诱导防御的分子机制:过氧化物响应抑制蛋白PerR及锰转运抑制蛋白MntR的半胱氨酸感应胞内低浓度的H2O2,并被氧化失活从而解除对所抑制的抗氧胁迫基因(巯基氧化还原及金属离子平衡蛋白)的表达,发挥抗氧化功能(如图)。先前的研究证明40 μM H2O2氧化锰转录调控蛋白MntR的半胱氨酸使之失活(Chen et al., J Biol Chem, 2017),本研究通过氧化还原学技术、Redox Western blotting、Cys点突变、免疫沉淀结合质谱分析,证实40 μM H2O2可氧化过氧化物响应抑制蛋白PerR的Cys139及Cys142残基。而PerR的半胱氨酸氧化导致其结构性锌离子丢失,使之可逆性失活,解除对其调控的巯基氧化还原(trx和tpx)及金属离子平衡等基因(dpr及mntABC)的抑制。该研究结果揭示链球菌为适应其胞内独特的高锰环境,PerR蛋白利用半胱氨酸氧化感应H2O2,并调控巯基氧化还原蛋白及金属离子平衡蛋白的表达,帮助触酶阴性的链球菌抵抗H2O2胁迫。东秀珠课题组长期致力于链球菌抗氧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最近发现链球菌利用碳代谢物抑制蛋白CcpA同时调控葡萄糖的优先利用及H2O2产生。同时,CcpA还在转录后水平,通过调控转录通读而调控自然感受态的最适形成,使寡发酵链球菌摄取外界DNA从而增强对氧化损伤的修复,增加基因组稳定性而贡献抗氧胁迫(Wang et al., Mol Microbiol, 2019)。东秀珠团队还发现原核生物的膜整合蛋白-水通道蛋白在链球菌中与抗氧胁迫及致病性密切相关。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s)是广泛存在于三域生命的一类跨膜蛋白,协助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如甘油、尿素等双向扩散。1998年Peter Agre首次发现人红细胞膜上的AQP协助水分子跨膜扩散,并因此而获得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真核生物的AQPs协助转运H2O2及NO等,发挥信号分子作用,调控细胞的凋亡以及疾病发生。而目前原核生物AQPs的生理功能绝大部分未知。东秀珠课题组首次表明寡发酵链球菌的水通道蛋白AqpA协助H2O2双向渗透;重要的是,aqpA基因缺失显着削弱了寡发酵链球菌高氧压力下的生长,并减弱其种内及种间竞争生存能力。因此AqpA特化为一个H2O2转运蛋白,帮助触酶阴性的链球菌脱毒细胞内的H2O2,抵御氧化压力(Tong et al., J Biol Chem, 2019)。该课题组还发现肺炎链球菌的非典型甘油型水通道蛋白Pn-AqpC缺失显着影响肺炎链球菌的抗氧胁迫能力及致病性和毒力,其分子机制正在研究中。以上所揭示的链球菌抗氧胁迫的新机制,不仅丰富了对原核生物抗氧胁迫的认识,同时对利用和控制链球菌提供了思路,尤其是低浓度H2O2介导的H2O2免疫机制及水通道蛋白新的生理功能的认知,使得口腔有益菌更好地抑制龋齿致病菌,并可为致病链球菌,如肺炎链球菌的控制提供新的作用靶点。(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新突破 (2025-05-13)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在同一手臂接种加强疫苗能够更快产生更有效的免疫反应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