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帕金森领域研究进展一览 |
![]() |
doi.org/10.1038/s41598-020-60273-2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基因编辑工具,将疾病相关基因突变引入猴源干细胞中,并成功地抑制了帕金森氏症患者经常会出现细胞生化异常反应。
文章作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Marina Emborg教授说:“我们现在知道如何将一个单一的突变(点突变)插入到猴源干细胞中。”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来改变细胞遗传密码中的单个核苷酸,并将其命名为G2019S。
在人类帕金森氏症患者中,这种突变导致参与细胞代谢的酶LRRK2过度活跃。这项新研究首次产生了仅产生具有G2019S突变的细胞,这使得研究该突变在疾病中的作用变得更加容易。
Emborg教授说:“具有这种突变的干细胞的代谢效率不如正常细胞,就像我们在帕金森氏症中所见那样。突变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寿命较短。当它们暴露于氧化应激时,它们的抵抗力就会减弱。”
突变的细胞还具有帕金森氏症的另一个缺点:与其它细胞的连接缺乏光泽。当研究人员刺激突变的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时,他们形成的分支也明显较少。
施密特说:“我们可以使用某些相同的遗传技术,并将其应用于人类疾病的其他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人员还使用猴干细胞来测试帕金森氏症的基因治疗。通过阻止LRRK2的表达,从而使细胞代谢发生了积极的转变。
DOI: 10.1038/s41593-020-0589-7
\帕金森氏病(PD)是一种使人衰弱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损害了全球数百万老年人的运动功能。通常情况下,PD患者会在运动症状发作前数年出现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例如便秘等。
对帕金森氏病患者的大脑进行检查后的结果显示,控制运动的大脑细胞中存在着α-突触核蛋白(α-Syn)团块。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肠道神经元中植入了α-Syn聚集体,发现这些团块可以向上传播,从而影响大脑中的神经元,而且这个过程与年龄有关。
正常情况下,小鼠产生的酶能够分解这些团块,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可能会失去这种能力,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帕金森症高发于老年人群体。研究人员表明,给小鼠注射带有编码该酶的基因的载体药物有助于减轻团块的聚集,并一定程度上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
相关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由于在PD患者的肠道神经元中也发现了α-Syn聚集体,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推测α-Syn聚集体首先在肠道神经系统中开始,然后从肠道神经元转移到大脑神经元,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其它聚集体。
为了测试这一点,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小组向小鼠的胃肠道注射了αSyn聚集体,然后监测了这些聚集体的迁移情况。
在成年小鼠中,研究小组确实发现了αSyn簇的形成,但他们没有发现运动障碍相关症状。在老年小鼠(约16个月大)中,作者发现小鼠既表现出胃肠功能紊乱,又表现出运动症状。
已知葡糖脑苷脂酶(GCase)具有分解αSyn簇的能力。如果小鼠丧失了制造这种酶的能力,αSyn蛋白就会开始聚集
为了研究GCase对PD相关症状的影响,研究小组使用了经过基因工程改造以过表达αSyn的小鼠,并向这些动物注射了编码GCase的基因。这些基因被包装在腺相关病毒(AAV)的载体中。研究小组发现,GCase能部分恢复这些小鼠的正常肠道功能,并减少肠道神经元的聚集。
DOI: 10.1002/mds.27943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一个有前途的分子为能够阻止或延缓帕金森氏症的新疗法提供了希望。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分子BT13既有可能提高多巴胺的水平,又可以保护产生多巴胺的脑细胞免于死亡。
这项研究的结果由帕金森大学英国共同资助,并于今天在线发表在《Movement Disorders》杂志上。该研究结果表明,注射该分子后,小鼠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增加。 此外,BT13还激活了小鼠大脑中的特定受体以保护细胞。
通常,到人们被诊断出患有帕金森氏症时,他们已经失去了70-80%的多巴胺分泌细胞。尽管目前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症状,但没有什么可以减缓其进程或阻止更多脑细胞的流失,而且随着多巴胺水平的持续下降,症状会加重,并且可能会出现新的症状。
现在,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改善BT13的性能,使其更有效地作为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如果成功的话,可以使英国帕金森氏症的145,000人受益。
该研究基于先前针对另一种靶向大脑中相同受体的分子神经胶质细胞系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研究,这是一种针对帕金森氏症的实验性疗法。
但是,GDNF蛋白需要复杂的手术才能将药物递送到大脑,因为它是一个大分子,无法穿越血脑屏障。相比之下,较小的分子BT13能够穿过血脑屏障,因此,如果在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中证明是有益的,则可以更容易地作为治疗药物使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新突破 (2025-05-13)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在同一手臂接种加强疫苗能够更快产生更有效的免疫反应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