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张改平院士:追求“最高境界”的新冠疫苗

张改平院士:追求“最高境界”的新冠疫苗

对此,他建议,在前期疫苗安全性评价完成的基础上和一期临床实验后,首先免疫足够的人群,然后按照科研人员所提出的产生足够高抗体的时间点采集血清,将其拿到有资质、被允许在特殊条件下依法保藏和使用病毒的P3实验室中进行病毒的中和实验。

“如果血清被稀释一定倍数后仍能够中和病毒,即把经稀释血清作用的病毒接种到细胞上,细胞不发生相关的病变、不死亡(相关研究已经证实新冠病毒所引起的细胞病变是十分典型的),这就能够说明被免疫的人体内的抗体是足够的,能够抵抗新冠病毒。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批准的疫苗国家应在上市后更加严加检测和监测,最后确定第四期的结果。这是我能想到的针对新冠疫苗的务实策略建议,还需要要国家来确定。”张改平解释说。

“最理想的疫苗能够实现”

全球疫苗研发竞赛正在进行时,各自团队选择了不同的技术路线,那么,“理想的”疫苗是什么样的?人们什么时候能打上?

张改平表示,不同技术路线各有特点,最后谁研发出的疫苗效果最好就是最佳(路线)。“根据现我所观察到的情况,所有技术路线做出来的疫苗,注射给人后抵抗新冠病毒基本是没有问题的,但注射剂量、是否高效、副作用(安全性)、免疫期、成本、生产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十分关键,不同路线会有很大差异,甚至决定了疫苗能否成功。”

在张改平看来,高效安全、精确微量、易储价廉,以及低成本工厂化生产的疫苗称得上最理想的疫苗。他提出,“新概念疫苗”和“超级疫苗”的理念,可助力这种疫苗的诞生。

新概念疫苗不同于传统疫苗研发路线,且多以新技术命名,如基因工程疫苗、基因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空壳疫苗等都属于其中。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疫苗抗原制备的速度可以很快。就新冠疫苗而言,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得益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张改平说,我们追求的是安全、高效、不浪费免疫潜力的疫苗,力争把特定疫苗做到它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最高境界。

所谓免疫潜力,作为生理潜力的组成部分,人、动物都非常强大。在正常情况下,这些能力是用于生长、抗逆、工作、学习和生产(就动物而言)等的,若一个疫苗而过多使用(抗原不够高效、免疫次数多、免疫剂量大等),就会影响其它方面,同时也因机体免疫系统承受压力过大而免疫保护效果欠佳。“浪费免疫潜力的情况以往没有被高度重视。”张改平说。

能做到不浪费免疫潜力吗?如何实现?

张改平认为,要在确保疫苗效果的同时尽量少使用免疫潜力。其根本是六个字:“精确、微量、纯化”。精确即结构、位点、启动免疫反应的精确;微量即数个微克级,甚至是纳克级;纯化即尽可能地减少杂质。这是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能够做到的。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得到了证明。

过去十余年,张改平团队也一直致力于理想的“超级疫苗”研究,基于已有的研究基础,在此次疫情科研攻关中,他们设计出新的疫苗抗原分子,建立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并纯化了抗原蛋白,用微剂量免疫动物后(小动物5微克,大动物10微克),产生了高达百万倍试纸测试效价的抗体。免疫抗体经在国家批准的P3实验室测定,中和病毒的效价都达到了要求,有的超过了检测单位设定的最高限。

目前,他们已开始在免疫猴子、小鼠和雪貂准备攻毒中和实验。“我们也正在申请。”张改平说。

“疫苗科技工作者要追求疫苗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最高境界,这样的疫苗就是理想的疫苗。而这,是能够实现的。”张改平充满信心,“我认为,如果疫情需要,国家会继续开辟特别通道,最快今年年底会有数种疫苗得到批准。但根据我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新冠疫苗的批准也许会稍晚一些。”(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