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I:新研究表明小分子化合物EIDD |
![]() |
2020年4月11日讯/BIOON/---2002年出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和2012年出现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MERS-CoV)凸显了冠状病毒在人类中引发致命疾病的能力。MERS-CoV继续感染中东地区的人群。此外,另外四种人类冠状病毒---HCoV-229E,HCoV-NL63,HCoV-OC43和HCoV-HKU1---持续在全球传播并引起呼吸道疾病。蝙蝠群体中持续流行的SARS样冠状病毒和MERS样冠状病毒能够在原代人气道细胞中高效复制,这进一步证实了冠状病毒在未来出现并引起严重疾病的潜力。
尽管SARS-CoV和MERS-CoV疫情暴发已主要通过公共卫生措施得到控制,但是未来爆发疫情的可能性凸显了需要安全有效的疗法来对抗冠状病毒感染。当前没有批准的药物或疫苗用于治疗任何人类冠状病毒感染。之前用现有抗病毒药物治疗冠状病毒感染的努力最终并没有取得有益的临床结果。因此,当前的医疗护理标准大部分仍然是支持性的。
人们正在研究几种直接作用抗病毒药物的靶标,以治疗冠状病毒感染。鉴于病毒复制复合物在基因组复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批准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病毒感染的药物就是靶向这一靶标。许多批准的抗病毒药物被归类为核苷类似物,即模拟天然核苷以抑制病毒复制的化合物。核苷类似物的病毒抑制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来完成。常见的作用机制包括通过病毒聚合酶掺入核苷类似物以诱导链合成过早终止,并通过诱变作用来诱导必要的信息丢失。先前的一项研究已报道核苷类似物利巴韦林(ribavirin, RBV)和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不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这一发现归因于这类病毒的3"-5"核糖核酸外切酶的校对能力。最近的报道表明加利德韦(galidesivir, 也称为BCX4430)和瑞德西韦(remdesivir, 也称为GS-5734)可以抑制野生型冠状病毒。虽然这些化合物已显示出抵抗冠状病毒的功效,但是正如在其他病毒感染中所证实的那样,可能需要同时施用多种化合物才能有效治疗冠状病毒感染并控制耐药性的产生。
小分子胞苷类似物β-d-N4-羟胞苷(β-d-N4-Hydroxycytidine, NHC,也称为EIDD-1931,由美国埃默里大学药物开发研究所开发)最近已被证明可抑制多种病毒,包括基孔肯雅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VEE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丙型肝炎病毒(HCV)、诺如病毒、甲型流感病毒(IAV)、乙型流感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先前的报道显示了在治疗后病毒基因组中转换突变(transition mutation)的增加。人们还报道了EIDD-1931对人α冠状病毒HCoV-NL63和β冠状病毒SARS-CoV的抗病毒活性。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尚未报道EIDD-1931抑制任何冠状病毒的作用机制,也未报道过冠状病毒对EIDD-1931的耐药性。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范德堡大学医学院、埃默里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研究了EIDD-1931对两种不同的β冠状病毒---鼠肝炎病毒(MHV)和MERS-CoV---的抑制作用以及这两种冠状病毒对EIDD-1931的耐药性。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Vir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mall-Molecule Antiviral β-d-N4-Hydroxycytidine Inhibits a Proofreading-Intact Coronavirus with a High Genetic Barrier to Resistance”。
他们发现EIDD-1931可强效抑制野生型鼠肝炎病毒(EC50=0.17 μM)和MERS-CoV(EC50 = 0.56 μM),而且它的细胞毒性很小。
EIDD-2801和EIDD-1931(也缩写为NHC)的化学结构式,图片来自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9, doi:10.1126/scitranslmed.aax5866。
他们还证实鼠肝炎病毒的3"-5"核糖核酸外切酶的校对活性对EIDD-1931敏感性的影响有限,但可以测量到。
EIDD-1931对野生型鼠肝炎病毒和缺乏3"-5"核糖核酸外切酶活性的鼠肝炎病毒的抑制是相类似的,这表明它能够逃避或克服3"-5"核糖核酸外切酶活性的能力。仅在感染早期添加时,EIDD-1931才能够抑制鼠肝炎病毒、降低病毒的特异性感染能力和增加在单次感染后存在的G:A和C:U转换突变的数量和比例。
低水平的EIDD-1931耐药性难以实现,这与鼠肝炎病毒和MERS-CoV整个基因组中出现的多个转换突变有关。他们观察到EIDD-1931的抑制谱与以转换突变的积累为特征的诱变作用机制相一致,这表明耐药性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新突破 (2025-05-13)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在同一手臂接种加强疫苗能够更快产生更有效的免疫反应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