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长非编码RNA种属特异性加工决定其功能差异 |
![]() |
4月6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关于长非编码RNA的最新研究成果“Distinct processing of lncRNAs contributes to non-conserved functions in stem cells”。该研究首次发现在不同物种来源中的特异性加工是其发生适应性功能变化的重要机制,为深入理解长的功能及进化提供了新思路。人类基因组中超过98%的区域都是非编码区域。长是一类广泛转录但不翻译产生功能性蛋白质的核糖核酸大分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它们在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Nat Cell Biol, 2019:10.1038/s41556-019-0311-8)。陈玲玲研究组长期从事长非编码RNA生物学研究。2016年作者曾提出长非编码RNA功能与其加工和定位息息相关,而解析它们的加工代谢等生物学过程有助于深入认识其功能 (Trends Biochem Sci, 2016:10.1016/j.tibs.2016.07.003; Trends Talk with Ling-Ling Chen: 10.1016/j.tibs.2016.07.006)。近年来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分子家族的加工、代谢、定位与功能的偶联,陈玲玲组发现了一系列长的新功能 (http://www.chenlab-ncrna.com/publications),对认识它们的生物学意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Cold Spring Harb Symp Quant Biol, 2020: 10.1101/sqb.2019.84.039495;A Conversation with Ling-Ling Chen: 10.1101/sqb.2019.84.039032)。与信使RNA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序列和功能都高度保守不同,在不同物种之间缺乏严格的序列保守性,但在序列、RNA结构、基因组的位置和作用机制等多个层次上体现保守性。其中,不同物种之间序列和基因组位置保守的长的加工是否保守,以及其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是否保守是一个重要问题。这项最新研究通过分离人、鼠胚胎细胞核和细胞质来源的RNA结合高通量测序分析,首次发现人、鼠胚胎中长非编码RNA的加工及亚细胞定位存在显着差异。序列及基因组位置保守的长非编码RNA在人胚胎干细胞中更多地定位在细胞质内,而在鼠胚胎干细胞中则更多地滞留在细胞核内。值得一提的是,多个定位在人胚胎干细胞细胞质中的长非编码RNA参与维持人干细胞自我更新,而相应的基因组位置保守的则更趋向于定位在鼠胚胎干细胞核内,对维持没有明显作用。这些长在不同物种来源的干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的不同,提示它们在人、鼠的胚胎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加工方式和生物学功能。研究详细解析了其中一个新型的——hFAST维持人胚胎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FAST是基因组位置保守的长,在胚胎干细胞中特异高表达。在人、猴来源的胚胎干细胞FAST定位在细胞质内,维持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机制研究表明,在人胚胎干细胞中,细胞质定位的hFAST结合β-TrCP蛋白,使β-TrCP不能降解重要信号通路WNT中关键蛋白β-catenin,从而维持WNT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在鼠胚胎干细胞中,mFast定位在细胞核内,不能结合β-TrCP,也不影响WNT信号通路和多能性。为了进一步探究长在不同物种间加工定位差异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结合分析预测和实验验证筛选到了调控它们不同定位的关键因子PPIE。在鼠胚胎干细胞中,PPIE蛋白高表达并抑制长非编码RNA (包括mFast) 的剪接加工而使其滞留在细胞核内;在人胚胎干细胞中,PPIE蛋白低表达,使得更多的被剪接加工并得以运输到细胞质内发挥功能;而在猴胚胎中PPIE蛋白的表达、FAST以及其它长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功能则更趋向于人胚胎。该工作首次发现非保守的RNA加工和定位在发挥功能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提示长的姿态万千可能是物种特异性的调控和适应的一个重要机理。(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新突破 (2025-05-13)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却精力充沛!我国学者发现,这个基因突变会导致天然短睡眠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在同一手臂接种加强疫苗能够更快产生更有效的免疫反应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