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自然》子刊评述文章,谈新冠肺炎免疫病理和治疗启示

《自然》子刊评述文章,谈新冠肺炎免疫病理和治疗启示

4月9日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在《自然—综述》在线发表了题为《新冠肺炎的免疫病理及其对于治疗的启示》的评述文章。据悉,《自然—综述》隶属《自然》出版社,会定向向有学术影响力的著名科学家约稿。此前,曹雪涛已分别于2015年和2019年在该杂志应邀发表2篇综述性评论长文。其中,2015年发表的综述为我国学者在此期刊发表的第一篇综述性评论长文。此次评述发表的寓意如何?应该从的哪些角度去研究新冠肺炎的机理和治疗问题?对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有什么建议?《中国科学报》专访曹雪涛,请他就相关问题作出解答。《中国科学报》《自然—综述》何时向您提出了此次约稿?约稿的背景和要求是什么?。曹雪涛:3月16日杂志向我约稿,那时英国的新冠疫情开始受到各方关注。大家在讨论如何应对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借鉴中国疫情防控措施与经验的重要性。特别是他们陆续看到中国在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临床治疗方面的报道,这部分重症患者怎么治好的、用了什么方法?学界非常感兴趣。因此,希望我从的角度向国际同行介绍新冠肺炎的免疫病理特点以及对临床治疗和相关药物研发的启示。《中国科学报》有别于之前的综述长文,这篇评述为何仅2页?您想通过这篇评述,陈述什么观点?曹雪涛:这是一篇简要评述,而不是综述,这个杂志很少刊发评述文体。杂志是希望尽快及时介绍新冠肺炎某一专题方面的相关情况,供生物医学界同行参考。其实,目前很多杂志都开设了新冠肺炎特殊栏目,甚至是投稿的绿色通道。新冠肺炎是全人类面对的共同挑战,因此杂志方面提出要求,希望能够简洁明了,快点写好。具体要求是1500字以内、10篇参考文献。我在写稿的过程中,新冠肺炎相关的新文章接二连三地发表,陆陆续续我写了3000多字,最后只能删减。所以我在评述最后的致谢中说明,由于字数限制,对未能引用的研究成果表示歉意。在这篇评述中集中写了一个主题,即免疫在新冠肺炎的发病和治疗中起什么作用,围绕免疫病理,讨论免疫调节怎么影响新冠肺炎的转归和治疗,从而进一步探索新冠肺炎治疗的新靶标和干预的新途径。《中国科学报》评述中,关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疗效的内容,您引用了个人与钟南山院士交流的观点,并做了标注,这是否有特殊原因?曹雪涛:这部分内容,虽然在文中就一句话,其实是用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一个态度。中医药确实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发挥了作用。我和张伯礼院士经常交流,他一直在临床一线应用中医药成果治疗各个阶段的新冠肺炎患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临床效果。我与钟南山院士沟通,从他那里获悉,他的团队在体外实验证明中药能抑制新冠病毒复制及其诱导的炎症因子产生的基础上(已发表文章),通过双盲对照试验,在临床上也看到了疗效(即将发表文章)。于是,杂志同意在文中注明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有临床疗效,但当时没有正式发表的临床疗效论文可供引用,经与杂志编辑部沟通,决定采取与钟南山院士“个人交流”的方式。文中以钟南山院士全名的形式引用标注,我想这反映出了钟南山院士作为一位中国临床专家的巨大国际影响力,也体现了中医药在国际学界越来越受到关注。该评述中引用与钟南山院士交流观点《中国科学报》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您都参与了哪些相关的研究工作?曹雪涛:我一直关注着新冠肺炎相关研究进展,包括病毒学、、病理学以及含抗体和疫苗在内的药物研发,因为感染免疫也是我的研究领域。在疫情早期,因条件所限我的实验室并没有开展新冠病毒的相关研究,但我一直与许多开展相关研究的实验室和人员保持交流并提供咨询指导,给他们提一些思路建议。目前,我的团队成员与医院合作正在研究免疫炎症因子与新冠肺炎病理机制,也与国际同行保持着学术交流。此外,我在2月中下旬给中国工程院递交过两个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建言。其一是关于建立疫情防控预警预测国家科技机构的建议。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社会广泛关注“疫情发展态势”,决策层面如何解答“哪些防控策略与干预措施有效可行且效率较高”“前瞻性预判疾控资源保障需求并动态优化部署”等。实践证明,疫情参数及时采集、相应流行病学数学模型分析与医学技术体系合理应用等相结合,可以为这些问题的解答与疫情的防控提供前瞻性预警预判。我们应该有这样专门的科技机构,考虑到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趋势,成立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也很有必要。这不仅可以彰显中国实力,也有利于合作共赢,造福全人类。其二是关于现阶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境外疫情应对、科技攻关、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相关问题的思考与建议,从国家层面应长期坚持新冠病毒的相关研究。我建议成立一个专门实验室或委托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期稳定地研究冠状病毒的病原学、、疫苗研发、抗体研制等一系列问题。这不仅仅是中国所需,也是世界所需。中国的科学研究,一定要站在国际大背景下去谈创新与实践。《中国科学报》新冠肺炎患者机体出现的免疫反应,是保护性的还是致病性的?有研究提示新冠病毒的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ADE),对此您认为这会对疫苗开发和抗体治疗带来怎样的问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