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对无症状感染者认识尚有分歧,望开展摸底研究

对无症状感染者认识尚有分歧,望开展摸底研究

4月10日,全球新冠肺炎累积确诊人数超155万,累计死亡9.5万余人,美国单日新增确诊3万人。国内数据方面,现存确诊2000余人,境外输入1141人,现存无症状感染者1097人。对于刚刚打完疫情狙击战的中国公众来说,境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者成为新的关注点。无症状感染者到底有多大威胁?是否会构成疫情的二次暴发?防疫常态化如何有序开展?《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两位业内专家。《中国科学报》: 4月8日晚间,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管理规范》,提出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管理。4月1日起我国也恢复了无症状感染者的统计公布。无症状感染者到底威胁大不大?是否会构成疫情的二次暴发?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这个规范的出台实际是让现行的做法更加规范并且持久,但仍然是在密切接触者、入境者等相关高风险人群中检测,并没有扩大到普通人群中。加强管理也能起到让大家安心的作用,并在过程中可以尝试更加精准的排查。现在大家关注到无症状感染者,跟我国疫情发展阶段有关。过去我们没有精力重点关注无症状感染者,现在疫情控制住了,只剩下境外输入和无症状感染者这两个可能的来源,所以有精力来抓。如果按照严格定义,无症状感染者指自始至终没有出现任何症状的阳性感染者,他们不咳嗽、不流鼻涕、不拉肚子,排毒的途径很少,传染性应该不强。还有一种可能是患者症状很轻,自己没有感觉或者没有到需要去看病的程度。如果包括这一部分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会多一些。但无论多少,我认为都不会引起二次暴发,至少在现在全社会高度警觉的情况下不太可能,不必恐慌。现在对无症状感染者的认识确实存在一些分歧,但不能忽略一个现实:社会上没有新发病人。我们靠什么实现的?就是隔离有症状患者和密切接触者,确诊的绝大部分病人都有明确接触有症状患者的历史,已经能把病毒控制到几乎消灭的程度,这就是无症状感染者不可能有很大传播力最有力的证据。匿名专家:无症状感染者的说法比较不明确。从传染病的角度讲,感染者分为隐性感染者(感染后不出现症状或者只出现不能明显感知症状的人)和显性感染者(感染后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我们目前公布的“无症状感染者”实际包括携带有病毒的隐性感染者和正在处于潜伏期的患者。这两个人群因为还存在有病毒,所以需要管理。从目前看,由于接近夏天,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与其他常见人类冠状病毒一样,进入夏季感染模式,发病人数下降,隐性感染人数增多。所以,留给这一波新冠病毒二次暴发的时间不多了,而且峰值应该会较低。不过,在今年秋冬季发生二次流行的风险可能比较大。《中国科学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首席专家杨炯日前表示,武汉市目前有一两万无症状感染者。存在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是否意味着人群中已经形成了“群体免疫”?像新冠这样的烈性传染病,人群中有抗体的占比要达到多少才能形成群体免疫?匿名专家:从目前看,新冠病毒如同之前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类似,可能有较多的轻症甚至无症状感染者,所以,我国很可能也有一定的人群免疫现象存在,与国外的差距可能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但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新冠的R0值存在争议,如果按照我国疾控部门的估计R0=3.7计算,群体免疫率达到70%才能形成群体免疫屏障。美国科学家则认为R0值可达5.7,这就需要人群免疫率达到80%以上。国外目前还没有形成群体免疫屏障,但正在形成,因为还有新发病人,不过新发病人数在某些地区已经开始下降。唐金陵:我觉得传染性这么高的疾病,人群感染率不高到百分之六七十以上,是控制不住的。就连武汉也远远达不到,武汉隔离措施很严,大部分人不太可能受感染。《中国科学报》:我国有先例证明无症状感染者有一定传染性,但针对性研究似乎比较少。国务院发布的规范中提出“国家支持开展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传播力、流行病学等科学研究。”您认为针对无症状患者应该具体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唐金陵:我们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感染性研究不够,可能是因为发现的总体人数比较少,不好研究。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日本的两项研究,分别对钻石公主号油轮上的630名感染者和武汉撤侨进行了数学模拟研究,分别认为17.9%和30.8%的感染者可能是无症状的。但是,这些研究不是普查出来的实际数据,而是通过数学模拟进行的理论估算。希望我们能有对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的研究,比如对其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他传染人的多少,直观判断出感染性强弱。但是这种追踪也不容易,因为一旦发现就被隔离了,只能追踪隔离之前的接触者。匿名专家:应该对新冠病毒的规律进行研究,关注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加强从无症状感染者体内分离病毒,从中寻找获得减毒株,研发减毒活疫苗的机会。《中国科学报》:王辰院士日前提出,通过核酸和血清学检测,对武汉等重点区域进行健康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从而对无症状者和群体免疫力摸底。能否解释一下这一做法的必要性?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