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团队找到3个新冠死亡标志物,建立预测模型准确率超九成 |
![]() |
快速准确的病情评估对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极为重要。当地时间5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机构在学术期刊《自然-机器智能》发文表示,利用3个生物标志物,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至少提前10天预测新冠肺炎患者个体的死亡率,准确率超过90%。这3个生物标志物分别是乳酸脱氢酶、淋巴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
结合这些标志物,论文提出了一个简单且易操作的决策规则,可以快速预测风险最高的新冠肺炎患者,使他们能够被优先考虑,并有可能降低死亡率。
上述论文题为“An interpretable mortality prediction model for COVID-19 patients”,第一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严丽。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主任李树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徐慧和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袁烨共为论文通讯作者。
严丽等人收集了中国武汉485名新冠肺炎患者的血液标本,从中寻找可靠且有意义的死亡风险标志物。这些样本的采集时间为2020年1月10日至2020年2月18日,采集地点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样本被分成两个部分,其中375例用于建模,另外110例用于模型测试。用于建模的375例病例,有201例在康复后出院,其余174例死亡。 用于测试的110例病例中,97例存活,13例死亡。
作者根据机器学习算法设计了一套数学建模方法,用于识别最能预测患者死亡率的生物标志物。作者在算法中将问题变成一个分类任务,输入数据包括基本信息、症状、血液标本,以及普通、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和炎症因子。
最终,该模型将乳酸脱氢酶、淋巴细胞、超敏C 反应蛋白水平选为识别新冠肺炎病危患者的3个关键生物标志物。作者认为,这一结果与当前的医学知识相符。
作者在论文中分析称,乳酸脱氢酶水平较高本身与不同疾病出现的组织损伤有关,包括肺炎等肺部疾病。对于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升高表明肺损伤的程度增加。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反映了持续的炎症状态。此外,论文表示,“我们的结果还表明淋巴细胞或能作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标,这一假设得到了临床研究结果的支持。”论文写道,淋巴细胞减少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共同特征,可能是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致死率相关的关键因素。
作者总结称,他们的模型可以通过简单直观且易解读的临床检查来精准、快速地量化新冠患者的死亡风险。作者称,模型所涉及的3个生物标志物在任何一家医院都可以很容易地收集到。“在拥挤的医院和医疗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这个简单的模型可以帮助医生快速确定患者的优先顺序,特别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疫情期间。”(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细胞》:长痛短痛都能治,能避免成瘾的新机制镇痛药来了 (2025-05-24)
- 全球制药创新指数TOP10出炉 (2025-05-24)
- 《自然·遗传学》:MSKCC团队发现,APOBEC3相关突变特征驱动乳腺癌耐药,可在乳腺癌早期或治疗前进行检测 (2025-05-23)
- 第一轮会议通知 (2025-05-23)
- STM:帕金森病治疗新突破!复旦/中科院团队发现,口服小分子MEK1/2抑制剂可有效改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α (2025-05-23)
- Nature Aging:付小龙/柴人杰/高建刚团队发现老年人听力下降的治疗靶点 (2025-05-23)
- 济民可信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获批上市 (2025-05-23)
-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05-23)
- 存在适度诊疗等违规行动!北京7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被处置 (2025-05-23)
- 对于支持老年人社会参加推进完成老有所为的指导意见 (2025-05-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