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状态下肠道菌群失衡模式研究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状态下肠道菌群失衡模式研究

为了分析2型(T2DM)和肾病(DKD)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肠道菌群失衡模式及功能变化,寻找两种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关键变化特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暴旭广, 王忠伟, 何彦, 等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住院患者,纳入T2DM人群30例、DKD人群2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组和对照组粪便及血清标本,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粪便标本16S rDNA-v4区测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静脉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使用微生物组分析QIIME(v1.9.1)分析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指标,使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LEfSe比较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肠菌标志物。随机森林法建立模型。PICRUSt预测肠道菌群功能变化特征。

结果发现,T2DM和DKD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与健康对照组明显不同(P 0.05)。T2DM和DKD患者肠道有较多一致的变化信号,如具有产短链脂肪酸能力的毛螺旋菌属、柔嫩梭菌属、罗斯菌属和粪球菌属显着下降(P 0.05),但两者间也存在疾病特异性的菌群失衡模式,T2DM患者拟杆菌属显着增多,DKD患者乳杆菌属、史雷克菌属、厌氧棒状菌属、嗜血杆菌和肠球菌属显着增多。功能预测也证实,T2DM和DKD患者肠道有较多一致功能变化。T2DM和DKD血清炎症指标与菌的关联性分析提示T2DM和DKD患者肠道有益菌的减少可能是导致血清炎症指标上升的原因。

T2DM和DKD患者肠道菌群存在一致的变化,均为产丁酸菌减少,但两者之间也有疾病特异性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通过肠道菌群评估T2DM患者肾病发生风险提供了数据基础。(100yiyao.com)

小编推荐 2020(第六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