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PLoS Pathog:新发现!在感染之前诺如病毒或拥有两种可交替转换的衣壳结构!

PLoS Pathog:新发现!在感染之前诺如病毒或拥有两种可交替转换的衣壳结构!

2020年7月13日 讯 /BIOON/ --人类诺如病毒是引发全球范围内胃肠炎爆发的主要原因,其在发展中国家每年会引发大约20万人死亡,然而目前并没有针对诺如病毒的有效疫苗或抗病毒药物制剂,因为目前产生诺如病毒的细胞培养方法非常有限,而且研究人员也缺乏对该病毒结构的研究和认识;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国家生理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小鼠机体的诺如病毒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诺如病毒或许存在两种交替的衣壳结构,即A型和B型。

图片来源:National Institutes of Natural Sciences

研究者表示,诺如病毒能被两层蛋白质特性的结构域所覆盖,即外部凸起结构域(P结构域)和内壳结构域(S结构域),A型诺如病毒能够表现出两种结构域的紧密相互作用,结构域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空间;而B型诺如病毒则表现为P结构域在S结构域上错位呈现,其之间存在一定空间,这一结果或许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即这些衣壳结构是如何转换的?为何诺如病毒需要两种衣壳结构。

深入研究后研究者发现,小鼠诺如病毒颗粒开关的两种结构依赖于其含水的状况,病毒颗粒会在含有金属离子的较低pH溶液中呈现A型结构,而在缺乏金属离子的高pH溶液中则会呈现B型结构,A型结构是通过P结构域的旋转和收缩而形成的,其会在上方邻居相互作用的区域而稳定;B型则是通过P结构域的反向旋转和扩展所形成,其会在下方邻居相互作用的区域而稳定。

研究者将携带两种结构的小鼠诺如病毒分别感染培养中的细胞,与A型颗粒相比,B型颗粒的传播会延迟4个小时,而另一项实验发现,B型颗粒对宿主细胞表面的吸附能力低于A型颗粒,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之前小鼠机体的冠状病毒会从B型转化为A型。研究者表示,那么诺如病毒为何需要两种结构呢?这一点目前研究人员还不清楚,但他们推测,其或许会利用这一机制来躲避宿主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诺如病毒主要会通过粪口途径来传播,从而感染小肠细胞,同时其还能利用B型结构来躲避宿主免疫系统的监视进入小肠中,随后诺如病毒就会通过转变为A型结构来感染细胞。

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揭示了小鼠诺如病毒部分病毒结构改变和感染的机制,同时他们还在人类诺如病毒VLP中识别出了两种衣壳结构,但并未阐明其转换机制,研究者推测其与人类诺如病毒或许存在相类似的机制,后期他们还将会继续深入研究诺如病毒结构转换的机制以及人类诺如病毒的感染模式,从而开发出治疗诺如病毒感染的新型治疗性药物或疫苗。(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Chihong Song,Reiko Takai-Todaka,Motohiro Miki, et al. , PLoS Pathogens (2020). doi:10.1371/journal.ppat.1008619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