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苜蓿雄性不育调控机制及其进化研究中获进展 |
![]() |
雄性不育在农业杂交育种上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雄性不育突变体主要由孢子体型或配子体型的花药组织发育异常引起。绒毡层作为一个为花粉发育提供营养的重要孢子体型组织,其发育异常会引起花粉败育。绒毡层广泛存在于陆生植物中,而被子植物中已报道多个调控绒毡层发育的关键因子,但是对这些关键因子介导的绒毡层发育在陆生植物中的进化模式甚少被关注。豆科作为第二大经济作物,为人类和动物提供最主要的植物蛋白及油脂来源。但是目前杂交育种较少在豆科作物中应用,而且豆科植物的绒毡层研究也鲜有报道,这些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解析豆科植物的育性调控,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江华团队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为研究材料,在其烟草逆转座子Tnt1插入突变体库中筛选到一个雄性不育突变体empty anther1(ean1)。它表现为营养期植株生长正常,而生殖期雄性不育。遗传学分析显示ean1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导致的。显微镜观察发现ean1突变体表现为花粉缺失的空花药表型。因尚未有蒺藜苜蓿花药发育的相关研究,该团队参考拟南芥和水稻的花药发育分期,从细胞形态特征上将蒺藜苜蓿花药发育分为14期。ean1突变体在花药发育的第8期开始出现绒毡层降解缺陷,后期不能产生小孢子。且其胼胝质的合成也有缺陷。而后,通过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克隆到EAN1基因,反向遗传学和互补实验都证明EAN1基因调控蒺藜苜蓿的雄性不育表型。EAN1编码一个细胞核定位的bHLH蛋白。它在绒毡层中特异性表达,在花药发育的第7期表达量最高。这些结果表明,EAN1调控绒毡层的降解和胼胝质的合成。进一步结合已测序的藻类以及其它陆生植物,该团队重构了植物bHLH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所有已报道的参与绒毡层调控的bHLH转录因子特异地聚类为II和III(a+c)1两个亚家族。EAN1属于II类亚家族,蒺藜苜蓿III(a+c)1亚家族中的三个成员MtAMS、MtAMSL和MtDYT1也都参与绒毡层和小孢子的发育,而EAN1能特异地与这三个III(a+c)1亚家族成员形成异源二聚体。这表明在被子植物绒毡层发育中,II和III(a+c)1类bHLH亚家族成员间存在一个保守的异源二聚化机制。此前研究表明,绒毡层广泛存在于所有陆生维管植物中,而苔藓植物中(苔类、藓类和角苔类)的绒毡层分布情况有待进一步探索。但有趣的是,II和III(a+c)1两个bHLH亚家族保守存在于所有陆生植物中,包括三大苔藓类标志植物(地钱、小立碗藓和角苔)。但是在水生藻类植物中没有发现。该研究的结果说明绒毡层发育的关键分子路径可能在陆生植物类群分化之前就已经存在。该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陆生植物绒毡层及雄性生殖器官的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司美格鲁肽被无情碾压!替尔泊肽在头对头比较中,显示出更好的减重和减腰围效果 (2025-05-14)
- 晚婚晚育或是因为智商高?!最新研究表明:高智商个体虽更早进入青春期,但更倾向于晚婚晚育 (2025-05-14)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新一代BCL2抑制剂索托克拉新适应症MCL上市申请获受理,百济神州血液肿瘤管线新突破 (2025-05-13)
- 2025未来医疗100强榜单发布:立足当下,突破创新临界点 (2025-05-13)
- 《神经元》:剑桥大学团队发现,ACLY抑制剂或能治疗帕金森病! (2025-05-12)
- 《科学》新研究:一次用药,抗抑郁效果从几天延长至2个月! (2025-05-12)
- Nature头条:首次发现,这种超级细菌能够吃掉医用塑料来生存 (2025-05-12)
- 《自然》:摧毁最强促癌网络!科学家发现SHOC2是支撑RAS促癌通路的关键蛋白,阻断二者相互作用,可让RAS促癌网络瘫痪 (2025-05-12)
- Nature:耐药癌细胞的末日铁骑!揭秘溶酶体铁引发的死亡风暴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