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各地区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特征观察性研究

各地区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特征观察性研究

为了识别不同地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菌群,建立预测模型,并探索其菌群功能变化特征,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王忠伟, 何彦, 曾念宜, 等收集中国、美国(RISK)、美国(PRISM)、德国、印度和立陶宛6个队列1 510例IBD患者和496名健康对照(HC)16 srRNA基因序列。使用微生物组分析QIIME(v1.9.1)分析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指标,使用微生物多样性分析LEfSe比较IBD患者与健康对照有统计学差异的肠菌标志物。随机森林法建立预测模型。PICRUSt预测菌群功能变化特征。

结果发现,IBD患者肠道菌群α多样性显着低于HC(Wilcoxon秩和检验,P 0.05)。中国、美国(RISK)、美国(PRISM)、立陶宛和德国队列IBD患者肠道菌群和HC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donis,P 0.05),而印度队列未发现统计学差异。LEfSe分析显示,中国和美国(RISK)队列IB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较为一致,而德国、立陶宛和印度IB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具有较强的本地化特征。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在中国、美国(RISK)和德国队列IBD患者中显着增加,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在中国和美国(RISK)队列IBD患者肠道显着增加,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在中国、美国(RISK)、美国(PRISM)和印度队列IBD患者肠道中显着减少。各国队列分别建模预测当地人群,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86.48±4.91)%。以其中任一队列模型预测其他队列,中国、美国(RISK)和美国(PRISM)相互间预测AUC较高,其他两者间预测AUC较低。全样本整体建模预测中国、美国(RISK)、美国(PRISM)、德国、立陶宛和印度队列,AUC依次为90.1%、82.3%、79.6%、61.9%、65.5%和54.2%。功能分析显示,中国、美国(RISK)、美国(PRISM)和印度队列IBD患者肠道菌群谷胱甘肽代谢水平明显升高,醌类在中国、美国(RISK)、美国(PRISM)和印度队列IBD患者肠道中合成增加,而的鞭毛组装,运动蛋白等功能在中国、德国和立陶宛队列IBD患者的肠道中明显下降。

不同地区IBD患者肠道菌群具有较为一致的特征,但是地理因素依然对菌群产生很大的影响,后续研究需要对该问题进行探索。(100yiyao.com)

小编推荐 2020(第六届)肠道微生态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