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重要研究成果聚焦microRNA分子研究新进展! |
![]() |
【5】
doi:10.1113/EP087469
近些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人群患和心脏病发作的风险较高;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xperimental Phys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7个小时的个体机体血液中三种生理学调节子(microRNAs)的水平较低,其能影响基因表达并在维持血管健康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针对睡眠不足患者的新型非侵入性检测手段来帮助监测其健康状况。研究者Christopher DeSouza说道,本文研究中我们阐明了一种新型潜在机制,即睡眠如何影响心脏健康和机体整体的生理学健康。尽管美国心脏协会推荐人们每晚应该进行7-9小时的睡眠时间,但大约40%的人群并未达标,总体而言,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国人的平均睡眠时间从每晚的9小时下降到了每晚6.8个小时。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6】
doi:10.1073/pnas.1819869116
在对mda-7/IL-24基因长达10几年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该基因能帮助抑制大部分的癌症类型,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揭示了mda-7/IL-24基因如何通过影响microRNAs的功能来驱动癌症的进展,相关研究结果除了对于研究癌症非常重要外,还有望帮助研究相同microRNA所驱动的心血管疾病和神经变性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起初研究者Paul B. Fisher发现了mda-7/IL-24基因,随后Fisher及其同事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报告来详细阐明该基因如何通过直接影响两个重要的细胞死亡介导子来抑制癌症的发生,两种细胞死亡过程包括和毒性细胞自噬过程;随后研究人员开发出了mda-7/IL-24病毒基因疗法、纯化蛋白疗法和T细胞运输疗法,这些疗法都能够上述过程来选择性地杀灭癌细胞。
【7】
doi:10.1089/nat.2018.0763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ucleic Acid Therapeutics上题为“In Vivo Silencing of MicroRNA-132 Reduces Blood Glucose and Improves Insulin Secretion”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靶向沉默microRNA-132分子的表达或能改善小鼠机体的胰岛素分泌并降低其机体血糖水平,同时还会增加离体的人类胰岛细胞中胰岛素的分泌。
研究者表示,microRNA-132分子在2型患者机体中常处于过量表达状态,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名为antagomir-132的特殊激动剂来系统性地治疗小鼠,同时处理小鼠和人类的胰岛组织,这种激动剂能阻断microRNA-132分子的表达。
【8】
doi:10.1038/s41388-018-0534-3
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大约85%)和小细胞肺癌(大约15%)。microRNA是细胞内表达的一类单链,之前的研究发现microRNA在肺癌发育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最近来自上海大学生科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Oncogene上报道miR-411-5p/3p在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存在显著表达增加。研究表明miR-411-5p/3p过表达可以加速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可以抑制细胞凋亡。
【9】
doi:10.1038/s41467-020-14713-2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双链microRNA只有一条链可以使基因沉默。近日,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特定癌症类型中,某些microRNA的两条链协同作用,从而促进癌细胞侵袭性和生长,这是癌症患者预后不良的两个标志。
研究者表示,这种活动的协调确实令人惊讶。我们知道miRNA的两条链不会靶向统一序列,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看到它们的协同工作,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研究人员从来自14种癌症的5200个癌症患者样本中获得的数据中,发现26种microRNA对在多种癌症中表现出活性/丰度的升高或降低。
【10】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2025-07-10)
- 不抽烟,为什么会得肺癌?Nature:科学家揭秘空气污染如何促进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生 (2025-07-10)
- 江南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0)
- 赛多利斯推出 iQue® 5 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仪:快速、灵活、智能,重构高通量筛选体验 (2025-07-09)
- STTT:上中医/北中医团队最新成果证实,天然产物乙酰缬草三酯通过双重铁死亡机制,抑制肠癌的生长、转移和耐药 (2025-07-09)
- Nature系列综述:CAR-T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异军突起,将面临哪些挑战? (2025-07-09)
- Cell Rep Med:癌症诊断新突破!细胞外囊泡“巨无霸”成为液体活检的黄金标记物 (2025-07-09)
- Fertil Steril:定制完美宝宝?基因编辑前夜的抉择——一文读懂PGT-M技术的是与非 (2025-07-09)
- Nat Cancer:科学家破解乳腺癌耐药新机制——γδ T细胞与巨噬细胞的“共谋” (2025-07-09)
- 无需植入支架!血管闭塞患者有了新选择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