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健康传播跨界专家汇: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如何“比翼双飞”?

健康传播跨界专家汇: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如何“比翼双飞”?

2020年8月5日,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发起,信达生物承办的健康传播跨界专家汇-医药创新前沿媒体沙龙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沙龙的关键词是“跨界”和“创新”,邀请了多位健康传播领域的重磅嘉宾现场演讲,与媒体记者共同探讨在新时代健康传播承担的使命和任务。

中国新闻学会健康传播专委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三O二医院副院长王传礼教授致辞。他介绍了当前时代下健康传播的重要性。他指出,“健康中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这为健康传播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如何传递更直接更可靠的健康信息,王传礼教授鼓励媒体与健康和医药领域的专家多做跨界的交流和分享,各自从不同的视角重新审视健康传播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健康传播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方向,开拓全新的健康传播普及方式。

中国新闻学会健康传播专委会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三O二医院副院长 王传礼教授

中国疾控中心健康传播中心主任崔颖女士则对新时代科普的新趋势给予了生动的解析,她解读了在新冠疫情发生期间,媒体对流行病预防、治疗的报道,并分析健康传播内容、主体、方式和环境的变化。崔颖女士进一步强调,科普需要满足百姓的需求,传播需要策略和国际化,以及多部门的跨界合作。传播做的就是搭桥,一边是专家,一边是公众,帮助双方可以顺畅地交流知识和信息。

中国疾控中心健康传播中心主任 崔颖女士

中华医学会健康科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唐芹研究员延伸了“一体双翼”概念的意义,科技创新是科学知识增长的源头,科学普及是支撑科技创新的一个社会根基。而且在移动互联时代,跨领域跨专业的交流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需要更多擅长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的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唐芹女士也补充道,健康传播和医学科普对于每位参与者来说,不只是工作,更是社会责任和人生价值的体现。

中华医学会健康科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唐芹研究员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居民生活的改善,公众关心的疾病从威胁生命的疾病慢慢转移到严重影响生活的疾病上。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陈盛教授介绍了国内目前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和目前患者诊治情况。中国目前有近2000万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和银屑病的患者,基数大,人数多,总体缓解率低。以类风湿关节炎为例,超过80%的患者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真正使用生物制剂的比例只占到8.3%,期待着属于中国患者的高品质且相对可负担的生物药到来。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 陈盛教授

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新药研究部负责人刘军建博士带来了关于生物制药产业的分享,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物制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场景,以及中国生物制药目前的发展现状和市场潜力。信达生物正值中国生物制药高速增长的时机,通过丰富高质量的产品链和国际标准的生产基地,致力于成为做中国最好、国际一流的高端生物药制药公司,开发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质量生物药。

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新药研究部负责人 刘军建博士

据了解,信达生物自主研发的重组人抗TNF-α单克隆抗体——苏立信有望近期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苏立信曾经登上《柳叶刀·风湿病学》创刊号的封面推荐,有望成为信达生物第三个获批上市的单克隆抗体药物,惠及更多中国患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