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小心!CRISPR/Cas9基因的编辑可能导致细胞毒性和基因组不稳定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08-26 1:45
CRISPR/Cas9俗称“基因剪刀”,是一种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它允许将所需的DNA序列引入(几乎)基因组的任何位置,从而修饰或失活基因。
CRISPR/Cas9俗称基因剪刀,是一种精准的基因编辑技术。它允许将所需的DNA序列引入(几乎)基因组的任何位置,从而修饰或失活基因。这项技术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一些基于CRISPR/Cas9的疗法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以治疗人类血液疾病、某些类型的癌症和艾滋病毒以及其他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员Fran Supek博士及其研究团队报告说,根据人类基因组的靶序列位点,CRISPR/Cas9基因编辑会导致细胞毒性和基因组不稳定性。这种不必要的影响是由关键的肿瘤抑制蛋白p53介导的,并由编辑位点附近的DNA序列和周围区域的几个表观遗传因素决定。相关研究结果于2022年8月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标题为crispr/cas 9切割的TP53依赖性毒性在基因组位点之间存在差异,可以证实遗传筛选。
使用计算方法,这些作者分析了为人类细胞设计的最受欢迎的CRISPR库,并检测到3300个显示强烈毒副作用的目标序列位点。他们还报告说,大约15%的人类基因包含至少一个显示毒副作用的编辑位点。
Supek博士解释说,我们的研究解决了与TP53相关的Cas9毒副作用的重要问题——这也是最近有争议的问题,它还提供了如何避免这一问题的方法。避免在这些风险网站进行编辑,不仅会使CRISPR编辑更加有效,更重要的是更加安全。
一个特定的基因可以在不同的位点进行编辑。论文的第一作者,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的Miguel-Martin lvarez博士表示,基因中对调控重要或具有一些表观遗传标记的区域是最有可能触发p53反应的区域,因此作为一般建议应该避免。
P53介导的毒性和肿瘤发生
P53是一种被称为基因组卫士的蛋白质。它检测DNA损伤并指导细胞停止分裂,并可以导致程序性死亡,从而防止它们增殖和扩大其DNA中的错误。因此,p53是癌症和其他与DNA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的天然保护机制。
TP53野生型背景可能会混淆基因筛选中基因选择的估计。图片来自《自然通讯》,2022,doi :10.1038/s 41467-022-32285-1。
CRISPR基因编辑通常需要切割两条DNA链。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操作会触发p53反应,其中接受基因编辑的细胞会被标记为受损,然后被移除,从而降低基因编辑过程的效率。
然而,p53和基因编辑的主要并发症是,克服CRISPR编辑的细胞可能正是因为p53功能缺陷才这样做的。也就是说,这些细胞可能无法检测DNA损伤和/或标记细胞,然后随后遭受程序性死亡。因此,这种基因编辑方法最终可能会使基因组不稳定的细胞群体受益,这意味着他们容易积累进一步的突变,从而增加恶性肿瘤的风险。
Supek博士得出结论,这种不必要的后果可能会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风险,这在体外CRISPR治疗中是非常不可取的,在体外CRISPR治疗中,患者的细胞在实验室中接受基因编辑,然后重新注入患者体内。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为如何设计更安全的CRISPR试剂提供一些指导,并鼓励在这个问题上的进一步研究。(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米格尔阿尔瓦雷斯等人。自然通讯,2022,doi :10.1038/s 41467-022-32285-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一种新的抑制腺病毒复制方法:CRISPR (2023-06-06)
- PNAS:全球首创,分子之心开源新AI算法,攻克蛋白质侧链预测与序列设计难题 (2023-06-06)
- PNAS:梁好均/鲍坚强团队开发新型DNA供体,提高CRISPR基因敲入效率 (2023-06-06)
- Nature子刊:AI发现对抗超级耐药菌的全新抗生素 (2023-06-06)
- Ionis制药公司 GOLGA8增加哺乳动物细胞对反义寡核苷酸的摄取和活性 (2023-06-06)
- Mol Therapy:新型基因疗法首次使得衰老小鼠模型恢复了听力 (2023-06-06)
- 陆剑/钱朝晖团队揭示新冠病毒密码子演化规律,提出mRNA疫苗优化策略 (2023-06-06)
- 研究解析化橘红“药味”形成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2023-06-06)
- Science:李慧艳/张学敏团队发现“有形”生物钟,为节律紊乱相关疾病治疗开辟了全新途径 (2023-06-05)
- AD:已获批的抗精神病药能改善tau病理认知损伤,或可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2023-06-0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