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于纳米 知微于孔”牛津纳米孔癌症研究用户分享会 |
![]() |
测序技术在过去二十年的快速发展给人类基因组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研究人员现在可以使用高通量测序对人类基因组样本进行常规分析,以找到一系列与疾病相关的致病变异。
然而,癌症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多因素疾病,大多数癌症无法通过传统的短阅读和长测序技术检测到的简单点突变来解释。因此,癌症研究现在越来越重视结构变异(SV)的分析,DNA甲基化和转录本的作用——它们与各种癌症有关。此外,为了真正理解潜在的生物学机制,对男性或女性父母的染色体上的变异进行定相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广泛的分析超出了传统测序技术的限制,需要使用各种通常不准确的技术。纳米孔测序的独特特性使研究人员能够解开以前隐藏的变异,并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加速研究,以支持人类健康。
9月14日,我们邀请了牛津纳米孔技术应用技术专家蒲博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舒主任医师、云南省肿瘤医院周永春主任医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举办了牛津纳米孔癌症研究用户在线分享会。届时,您可以通过在线问答的方式与这些嘉宾进行互动。
欢迎届时参与讨论,期待会后不同课题组进一步交流合作!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肠道菌群稳定的儿童,身高发育更好 (2025-09-15)
- 南方科技大学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9-15)
-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液滴打印,为脑机接口带来新思路 (2025-09-15)
- Neuron:垃圾食品如何快速破坏大脑记忆回路?科学家揭示惊人真相! (2025-09-15)
- 降胆固醇药变身抗癌新星!J Hepatol:阿托伐他汀能断肝癌“活路”,联合治疗肿瘤缩小近 6 成 (2025-09-15)
- STM:饱和脂肪酸促炎新机制!科学家发现,高脂饮食让肺先天免疫细胞积累饱和脂肪酸,激活NLRP3炎症小体分泌IL-1β,促进炎症 (2025-09-15)
- 从栗子壳里“挖”出抗癌新帮手!Antioxidants:化疗手段+天然提取物栗木素,让难治乳腺癌有了新方案 (2025-09-15)
- Cancer Cell:王吉光/江涛团队提出基于蛋白的IDH突变型星形细胞瘤分型,发现预后不良的免疫热亚型,并开发出AI诊断工具 (2025-09-14)
- Nature:线粒体钙离子转运体NCLX的结构和机制,一作已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 (2025-09-14)
- ALK+肺癌惊现12.3年PFS?!原来是预防脑转的胜利 (2025-09-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