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通讯:甘露糖通过保护肠道屏障的完整性改善实验性结肠炎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09-13 17:22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特征在于胃肠道(GI)的慢性复发性炎症。IBD的主要特征包括免疫反应紊乱、细胞因子产生异常、肠道菌群紊乱和屏障损伤。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UC),其特征在于胃肠道(GI)的慢性复发性炎症。IBD的主要特征包括反应失衡、细胞因子产生异常、肠道菌群失调和屏障受损。肠道屏障在肠道微生物和肠道免疫系统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有助于维持黏膜环境的稳定。
肠屏障功能受损通常与各种胃肠疾病有关,包括IBD。肠屏障的完整性主要由上皮细胞紧密连接支撑,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如病原体、内毒素)通过肠黏膜进入血液。下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可以增加IBD的肠通透性。
代谢变化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机制有关,包括结肠炎。甘露糖是一种天然生物活性单糖,参与糖蛋白的代谢和合成,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
图片来源:
最近,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题为“甘露糖通过保护自然通讯中的有意屏障完整性来改善实验性结肠炎”的文章。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补充甘露糖可能是治疗结肠炎和其他与肠屏障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的一种可选方法。
该研究表明,甘露糖的循环水平在IBD患者和实验性结肠炎小鼠中增加。甘露糖治疗可以减轻两种小鼠结肠炎模型的肠屏障损伤,即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和IL-10缺乏小鼠的自发性结肠炎。
这项研究证明,甘露糖治疗增强了溶酶体的完整性,限制了组织蛋白酶B的释放,并防止了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在肠上皮损伤背景下诱导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紧密连接破坏。它与甘露糖美沙拉秦对小鼠结肠炎有协同治疗作用。
甘露糖预防结肠炎的拟议机制模型
图片来源:
总之,本研究表明口服甘露糖可以通过保护肠道上皮屏障功能来缓解化学诱导和自发性结肠炎小鼠模型。持续释放允许特定药物以程序控制的速率释放,从而控制药物的长期释放。因此,缓释甘露糖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患者,值得进一步研究。
机制显示甘露糖维持溶酶体功能,从而促进线粒体代谢和上皮紧密连接组装。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员提供的实验证据表明,甘露糖与美沙拉秦联合对小鼠结肠炎具有协同治疗作用,这表明甘露糖可能有助于补充IBD患者。然而,甘露糖治疗的直接机制仍不清楚,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阐明它。(100yiyao.com)
参考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发现干细胞清理蛋白质垃圾的特殊机制,或为防治老年疾病带来新希望! (2023-03-27)
- NEJM:饮用咖啡对成年人心脏健康的急性影响 (2023-03-27)
- 北大生科院新任院长陈雪梅最新论文:揭示miRNA (2023-03-27)
- 《转化精神病学》:四季流转如何影响大脑功能? (2023-03-27)
- 启明、腾讯参投,梅斯健康港交所过聆讯,C轮投后估值43亿元 (2023-03-27)
- 拜耳正在开发治疗充血性心衰的基因疗法 (2023-03-27)
- PNAS:复旦大学刘铁民/孔星星团队发现抑制PARP1延长寿命新机制 (2023-03-27)
- 华中科技大学刘熙秋团队阐述体外人工ECM的生物物理性质介导肿瘤细胞的可塑性 (2023-03-24)
- 复旦大学研究者揭示了调节肿瘤微环境治疗乳腺癌新方法 (2023-03-24)
- 《科学·免疫学》:科学家首次证实,神经系统也是过敏性休克的幕后推手! (2023-03-2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