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等待时间下降5分钟的背后:医院中的大数据 |
![]() |
常挖,常用,常新。对于日均门诊量七八千人的医院来说,门诊数据的背后隐藏着医院管理的“密码”。
“门诊人数953人次。病人为什么要退号?是医生停了还是病人跟自己有关系?医生迟到了97次。医生为什么迟到了?是考核机制不合理还是医生有什么难处?”
记者近日从山西省卫健委推进的“媒体走基层”活动中获悉,山西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主任沈以上述管理细节为抓手,不断完善制度,将患者等候时间从17分钟减少到12分钟,医生接诊准时率提高到95%,接诊叫停率从14.4%降低到4.6%,医院门诊量增长14.1%,“破信息。
挂号难曾经是医疗机构管理的痛点,也是百姓就医的难点。以及山西省国家卫健委相继下发相关通知和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预约制度,改善预约服务,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我们从2009年开始开展预约诊疗工作,面对工作推进中的多重挑战,拓展预约渠道,全方位、全景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沈力说。
从开放专家门诊、普通门诊预约,到开放所有号源共享、非急诊预约;从单一的预约挂号方式到微信、电话、自助机等多渠道预约;从单专业任命到多专业任命.现在患者预约挂号可以精确到时间段,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的预约需求,调整不同号段、不同预约方式的数量和比例。
据统计,山西卫健委通过预约诊疗服务,拓展了结果查询、门诊间支付等功能。五年来累计便捷就医1.6亿人次,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订票实名登记制度已经成为打破信息孤岛的重要一环。
“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可以分析年龄、疾病、地区之间的关系,这对分级诊疗、重点学科建设、疾病预防都有重要意义。”沈力说,比如2022年8月,除了太原人,医院的皮肤科病人多为吕梁、忻州人,分列二、三位。“每个科室、每个月甚至每年的数据都经过算法分析,最终结果可以作为管理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对口帮扶等决策的依据。”
从“自身方便”到“患者方便”的转变,不仅体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也体现了服务理念的转变。目前,山西正借助信息化手段整合全省医疗资源,让百姓就医更加便捷。(完)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口罩透气性如何评价与分级? 中产协解读 (2023-03-20)
- 眼科、骨科耗材全国集采报量,关联医院HIS系统 (2023-03-20)
- 关于推广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典型经验的通知 (2023-03-20)
- 福建首届中医药文化周启动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3-03-20)
- 基层医疗为何如此重要?当前社区医疗发展的难点困境在哪里? (2023-03-20)
- 推动城乡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工作补短板强弱项 (2023-03-17)
- 做好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2023-03-17)
- 国家卫健委拟规范家庭托育点:收托人数不应超过5人 (2023-03-16)
-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仿制药参比制剂目录(第六十六批) (2023-03-16)
- 浙江省卫健委发文,大型医疗设备进院有变 (2023-03-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