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揭示鲸鱼大脑中的特殊血管 以保护它们免受游泳时产生的血压脉冲的影响 |
![]() |
来源:100医疗网原创2022-09-29 14:49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鲸鱼大脑中的特殊血管可能会保护它们免受游泳时血液中产生的血压脉冲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2022年9月23日的《科学》杂志上。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鲸鱼大脑中的特殊血管可能会保护它们免受游泳时血液中产生的血压脉冲的影响。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2年9月23日的《科学》杂志上,标题是视网膜奇异3360保护鲸类大脑免受运动产生的血压脉冲的影响。
关于这些支持鲸鱼大脑和脊柱-视网膜奇异细胞的血管网络的确切用途,人们提出了许多理论,但这些作者现在认为他们已经解决了这个谜,计算机模型支持他们的预测。
陆地哺乳动物,如马,奔跑时血液中有脉搏,每走一步血压上下波动。在这项新研究中,论文作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系的马戈莉莉艾博士和她的团队首次提出,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用背部和腹部游泳的海洋哺乳动物鲸鱼身上。他们可能已经发现了为什么鲸鱼可以避免长期脑损伤。
在所有哺乳动物中,动脉(离开心脏的血液)的平均血压高于静脉。莉莉艾博士说,这种血压差推动了体内的血液流动,包括流经大脑的血液。但是,运动可以强行移动血液,引起大脑中的血压波动,也就是脉搏。在这些脉冲中,进入和离开大脑的血液之间的血压差会造成损害。
莉莉艾博士说,这种长期损伤会导致人类痴呆症。但是,当马通过吸入和呼出来处理这些脉冲时,鲸鱼在潜水和游泳时会屏住呼吸。莉莉艾博士说,因此,如果鲸鱼不能用它们的呼吸系统来缓解血压脉冲,它们一定找到了另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莉莉艾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推测,鲸鱼奇妙的血管网络使用了一种脉冲传输机制,以确保除了运动期间的平均血压差异之外,鲸类大脑中没有血压差异。本质上,这种奇妙的血管网络并没有抑制血液中的脉搏,而是将进入大脑的动脉血中的脉搏转移到流出的静脉血中,保持相同的脉搏幅度或强度。因此,它避免了大脑本身的任何血压差异。
这些作者收集了11种鲸目动物的生物力学参数,包括漂浮频率,并将这些数据输入到计算机模型中。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动物学系荣誉教授Robert Shadwick博士表示,我们关于游泳产生体内血压脉冲的假设是新的,我们的模型支持我们的预测,即运动产生的血压脉冲可以通过脉冲传递机制同步,这种机制将血流的脉冲减少了高达97%。
Shadwick博士表示,这一模型可能被用于研究其他动物(包括人类)以及它们运动时血压脉搏发生的变化。尽管这些作者指出,这一假设仍需要通过测量鲸类动物游泳时的血压和大脑血流量来直接验证,但目前在伦理和技术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将涉及到将探针放入活鲸体内。
他说,它们虽然有趣,但基本上是不可接近的。它们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动物。理解它们如何设法生存、生活和做它们所做的事情是基础生物学的一个迷人部分。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细胞和生理科学系教授Wayne Vogl博士表示,理解胸腔如何在更深层次上对水压做出反应,以及肺部如何影响血管中的血压,将是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当然,直接测量血压和大脑中的血流量将非常有价值,但目前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100yiyao.com 100医疗网)
参考资料:
1.玛格莉莉艾等雷蒂娅奇异:保护鲸脑免受运动产生的血压脉冲。科学,2022,doi :10.1126/science . ABN 3315。
2.为什么鲸鱼在游泳时不会脑损伤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6554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想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JECCR:红细胞,看错你了!科学家发现,红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会促进肿瘤细胞表型变化,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 (2025-05-13)
- Cell Res:我国学者首次使用现货通用型CAR (2025-05-13)
- 啤酒肚的罪魁祸首?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最新研究:科学家揭秘酒精是如何促进肝脏中脂肪堆积的 (2025-05-12)
- CRO砥砺前行:35家上市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对比 (2025-05-12)
- Nature Biotechnology: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2025-05-12)
- Nature: “误会”致癌基因?研究揭示髓母细胞瘤起源新图景,CNVs才是幕后“启动者”! (2025-05-12)
- 养生糙米竟是“毒米”?!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其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2025-05-12)
- Science:大脑神经元配对秘籍,如何将“3D海选”变“1D精准奔现” (2025-05-11)
- Science:代谢病新曙光,锁定FPR2,为干预神经酰胺诱导的肥胖与糖尿病开辟新途径! (2025-05-11)
- Nature子刊:李佳/臧奕团队揭示糖尿病促进焦虑的分子机制 (2025-05-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