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张强锋副教授荣获Cell Research年度杰出论文奖 |
来源:网络 2023-01-20 13:59
近日,赛诺菲-Cell Research 2021年度杰出论文奖发布,共有3篇发表于 Cell Research 的论文获奖,论文通讯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张强锋;复旦大学鲁伯埙、丁澦;南京大学张辰宇近日,赛诺菲-Cell Research 2021年度杰出论文奖发布,共有3篇发表于 Cell Research 的论文获奖,论文通讯作者分别是清华大学张强锋;复旦大学鲁伯埙、丁澦;南京大学张辰宇、张骑鹏、汪芳裕。其中,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张强锋副教授于2021年2月发表的PrismNet研究论文 使用人工智能方法基于细胞内RNA结构预测蛋白质-RNA 动态相互作用 (Predicting dynamic cellular protein RNA interactions by deep learning using in vivo RNA structures(Sun et al., 2021b))荣获此奖。赛诺菲-Cell Research杰出论文奖设立于2009年, 2021年度奖项的评选范围为2021年度刊登于Cell Research印刷版上的原创论文及综述论文,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2021年度共评选了三个赛诺菲-Cell Research杰出论文奖。
图1 张强锋副教授
RNA结合蛋白(RBP)在RNA转录、RNA代谢以及RNA翻译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解析RBP在不同的细胞环境下的结合图谱对于理解RBP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现在的通用实验手段(CLIP),通常只能解析在某些特定细胞环境下特定RNA的结合位点,我们对于多种细胞环境下大量RBP的结合图谱并不十分清楚。而现有的预测RBP结合位点的计算方法原则上都是基于RNA序列,无法解决RBP在不同细胞环境下具有结合动态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本工作中,张强锋研究组通过整合细胞内RNA结构信息以及对应细胞系的RBP结合信息,利用多层残差神经网络,构建了预测RBP结合位点的PrismNet模型。该模型在168个人类RBP数据上进行训练学习,预测准确率显著高于之前仅仅利用RNA序列以及基于序列预测RNA结构方法的模型。
图2 PrismNet模型构建以及应用
PrismNet通过注意力机制发现RBP识别RNA的关键识别位点。分析表明这些关键识别位点比其它转录本区域更加保守,同时也更加富集包括自闭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类疾病的突变位点。这暗示可以通过PrismNet模型寻找介导突变以及疾病的潜在RBP。同时,相对于RNA结构没有改变的突变位点,造成RNA结构改变的突变位点(riboSNitch)与疾病具有更强的关联。这暗示了这些致病突变可能通过影响RNA结构来改变RBP结合,从而影响RBP调控来最终导致疾病。综言之,本工作揭示了RNA转录后调控水平的重要调控机制,为进一步理解疾病机制以及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值得说明的是,张强锋课题组还解析了新冠RNA结构,并利用PrismNet预测了SARS-CoV-2非编码RNA上的结合蛋白,并找到了针对RBP的重定位药物(Sun et al., 2021a)。此项研究证明了PrismNet的广阔应用前景。
除了上述方法以外,自从在清华大学建立实验室以来,张强锋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方法解决生命科学领域的问题。作为通讯作者,先后开发了A2Net(Kui Xu, 2019), SCALE(Xiong et al., 2019),CryoNet,StructureImpute(Gong et al., 2021),SCALEX(Xiong et al., 2022),DiffScan(Yu et al., 2022)等众多解决不同生物学问题的计算方法,为人工智能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张强锋课题组博士后孙磊、徐魁、黄文泽以及耶鲁大学博士后杨禹丞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张强锋副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获得国家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北京结构生物学前沿创新中心及高精尖创新中心、清华-北大生命联合中心的资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thods:Chip (2025-01-23)
- Science:新研究开发出一种用于智能细胞构建的工具 (2025-01-22)
- 从死亡边缘拯救大脑?Pharmaceutics:揭秘原始和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分子靶向治疗人类缺血性中风中的关键作用 (2025-01-22)
- 我们大脑中的“双面卫士”Neuron:阿尔兹海默病的进展或与压力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脂质释放有关 (2025-01-22)
- Nature Medicine:全面揭示“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健康益处和风险,降低42种疾病风险,增加19种疾病风险 (2025-01-22)
- 心理疗法的数字程序加快缓解焦虑抑郁患者的症状 (2025-01-22)
- Cancer Res:科学家识别出一种有望开发出新型胰腺癌疗法的特殊酶类靶点 (2025-01-21)
- Nat Rev Mol Cell Biol:综述文章阐释如何利用类器官来模拟人类大脑的发育和疾病发生过程 (2025-01-21)
- 天天熬夜,人真的会“变傻”吗?研究证实:熬夜损伤大脑!睡眠压力会促使神经元突触减少、影响大脑“排毒”,增加痴呆风险 (2025-01-21)
- Nature:利用人工智能设计的新型蛋白可有效中和蛇毒中的毒素 (2025-01-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