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在即,二次感染要来?专家:新冠正走向流感化 |
![]() |
近日,部分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抗原阳性的照片,称自己“二阳”了。同时,一些地区出现新增的XBB.1.16变异株病例。“五一”假期在即,随着全国范围人员流动增加,许多人担心下一波疫情高峰是否将要到来?
近期内不太可能发生大规模二次感染
对于近期的新冠疫情趋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告诉中新网,由于不少地方已经宣布可以不戴口罩,很多人也放松了个人防护,再加上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人员外出及聚会可能增多,感染人数有可能会增加。
他表示,近期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的人群主要是之前没有感染过的、或者没有打疫苗的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他们抗体水平下降更快,因而建议,这部分人更要加强个人防护,减少去人流拥挤、空气流通性不好的地方。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接受中新网采访时则表示,“五一”假期人员流动的增加最多造成疫情的小幅上升,国内目前不存在新冠大规模流行的土壤或条件。
致病率和重症率目前无明显增加
李侗曾介绍,从当前的住院比例、病患重症发生率来看,没有发现较之前有明显变化。XBB.1.16变异株致病率和之前相比也未见有所增加。
“有观点称近期结膜炎患者增加了,但实际上,此前原始毒株和其他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者也有出现过结膜炎症状,因此论证上述观点还需要更多数据支持。”他表示,目前,XBB.1.16在症状上与此前发现的毒株特点差异不大。
金冬雁称,最近国内刚发现已经传入的XBB.1.16毒株是BA.2衍生的毒株,致病性没有明显提高,无需过度担心。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趋势来看,未来因XBB.1.16引起疫情在局部或全球大规模暴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新冠正走向流感化”
4月20日下午,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一场论坛上回应了关于新冠病毒未来是否会流感化的问题。
他表示,流感每年都会出现很多亚型,会基因重组,变异株更多,波动性更大;而新冠病毒的亚型是取代式的,后一种取代前一种,不会基因重组。如果不发生特殊情况,它会越来越像已有的冠状病毒,一直会存在,但存在感没那么强。它最终是否会流感化,还取决于它后期变异的特征。
李侗曾也认为,新冠目前正在走向流感化。“在一些人群当中会反反复复地出现散发病例,到了冬春季发病率可能会增加,这些都符合流感的一些特点。”
他表示,病毒变异后的免疫逃逸能力和传染性可能会增加,而会不会再出现一个免疫逃逸能力特别强的病毒导致疫情高峰,则有待对变异情况的持续观察。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儿科建设的通知 (2023-12-01)
- 支原体肺炎高发,止咳平喘类中药材供应吃紧! (2023-12-01)
- 宁夏推动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 (2023-12-01)
- 多国卫生官员谈中医药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 促进产业发展 (2023-12-01)
- 2023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现场签约79.5亿元 (2023-12-01)
- 网上药店冲刺600亿元!独家中成药“霸屏”! (2023-11-30)
- 冬季呼吸道疾病如何预防?国家卫健委回应来了 (2023-11-29)
- “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如何防治?门诊服务怎样优化? (2023-11-29)
- 内蒙古卫健委发布贯彻落实长期处方管理规范(试行) (2023-11-29)
- 9月中国实体药店市场分析:销售止跌回升 (2023-11-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