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开发一款新药,需要花多少钱? |
![]() |
来源:医药魔方 2023-05-17 16:30
开发一款新药究竟需要多少钱?医药行业有个著名的“双十定律”,即新药从发现到上市需要耗时十年,耗资十亿美元。开发一款新药究竟需要多少钱?医药行业有个著名的 双十定律 ,即新药从发现到上市需要耗时十年,耗资十亿美元。但随着开发难度提高、试验成本增加、监管标准收紧等,如今各大跨国药企开发一款新药的金额远不止这个数字。
根据德勤最新发布的报告,如果计入失败临床成本,全球TOP药企将一款新药成功推向市场的平均成本已从2010年的11.88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22.84亿美元。
不过上面数字是基于国外药企数据分析的,与国内药企的实际情况还是有所不同。
在政策、资本、人才等多种因素的共振下,近些年中国创新药虽然得到快速发展,但仍处于初始阶段。目前获批的本土创新药也多为企业采用跟随式研发策略(Fast-follow)研制的me-too药物,与first-in-class新药相比,风险、成本和开发周期相对较低。
当然国内企业也有部分me-better、新技术产品(细胞疗法、ADC等),以及少量first-in-class药物获批上市,如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和康方生物的卡度尼利单抗。但整体而言,由于国内临床试验、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等因素,本土新药的平均开发成本远低于美国等地区。
以下是根据国内上市公司公告整理的部分新药累计研发支出(不包括失败临床成本和资本成本),供参考。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疑夕微博
以PD1产品来说,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和斯鲁利单抗分别已在国内获批6项、9项和3项适应症。临床试验数量方面,特瑞普利单抗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及欧洲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30多项临床研究,卡瑞利珠单抗除获批的适应症外,还有9项III期临床和4项II期临床进行中,斯鲁利单抗正在全球同步开展14项肿瘤联合疗法临床试验。
但按照最新公告披露,特瑞普利单抗的累计研发支出却远高于卡瑞利珠单抗,而斯鲁利单抗在开展适应症临床数量少于卡瑞利珠单抗的情况下,研发支出与后者几乎持平。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特瑞普利单抗和斯鲁利单抗开展了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相比之下烧钱程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biotech人力等运营成本比传统药企更高。比如,君实生物员工2022年的平均薪酬为43万元,而恒瑞仅有27万元。
从药物类型看,明显创新程度越高,开发阶段越靠后,工艺流程越复杂,研发费用越高。相比小分子抑制剂,单抗、ADC、细胞疗法等疗法平均开发成本更高,而且随着后续临床管线的拓展,研发支出更要上个大台阶。根据恒瑞公告,卡瑞利珠单抗2019年6月第一项适应症霍奇金获批时,研发投入仅有5亿元,如今已超20亿元。荣昌生物的泰它西普、维迪西妥单抗和复星凯特的疗法目前的研发投入都已在8亿元以上。
无疑,在竞争激烈的创新药环境中,每个参与者都渴望成为那第一个撞线的人。而作为其中的先行者,就必须要舍得投入。在某种程度上,研发费用也可以反映企业的创新水平。放眼全球,制药巨头每年的研发投入动辄百亿美元,占总营收的比例普遍在15%以上。也正是因为这些大手笔的投入,制药巨头每年才能有源源不断的新药产出。
近些年,在创新成为医药行业主旋律的情况下,国内药企对于研发的重视程度与跨国药企旗鼓相当,虽然研发支出绝对值与后者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占总营收的比例相差不大。
恒瑞医药研发费用连续10年增长,如今已达63亿元,占总营收的30%;百济神州2022年研发投入更是首次超百亿元;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翰森制药等药企研发支出也都占总营收的10%以上。
国内药企研发投入与人员数量
(部分,单位:亿元)
今天的研发投入是为了未来的市场回报。在中国创新沃土的滋养下,国内企业借助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一定可以开发出更多更具有创新含量的药物,不仅在国际上发出更响亮的中国创新之声,也能在全球市场上获取更多回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dicine:胖,但健康!遗传学如何“解绑”肥胖与心脏病的宿命关联? (2025-09-17)
- 国内唯一获批干细胞药物首位患者出院,国产干细胞药品取得临床应用突破 (2025-09-16)
- 《自然》:慢性压力毁血糖!科学家发现全新调控血糖神经通路,可快速调节肝脏糖生成,反复压力会钝化此通路,导致糖代谢受损 (2025-09-16)
- FDA监管趋严,如何影响中国创新药出海? (2025-09-16)
- JAMA子刊:重大突破!北京安定医院团队首次证实,ANK3可以预测liafensine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 (2025-09-16)
- 百奥赛图宣布Tubulis签署抗体许可协议以推进ADC疗法开发 (2025-09-16)
- Science:演化“剧本”的反转!植物,被低估的物种形成“效率大师” (2025-09-16)
- Nature Biotechnology:为“生物导弹”扩容——抗体-瓶刷偶联物(ABC)技术重新定义抗体偶联药物的设计边界 (2025-09-16)
- 【9月18日直播预告】揭秘 “微型器官” 诞生:IPSC 诱导类器官全流程技术细节+常见问题答疑 (2025-09-16)
- Gut:低乙肝表面抗原水平提示肝癌风险极低,有望重新定义“部分治愈”概念 (2025-09-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