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unity:T细胞或能通过自我激活来帮助抵御肿瘤进展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5-26 14:45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T细胞的一种特性,其或能帮助开发新型的抗肿瘤疗法,通过一种此前未被描述的细胞自动信号传递模式,T细胞就被证明能在外周组织中自我激活从而促进其攻击肿瘤。当我们需要一点动力的时候,动力或许来自于身体内部,而最新的研究表明,抗癌细胞也已经找到了方法来做到这一点。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Immunity上题为 cis-B7:CD28 interactions at invaginated synaptic membranes provide CD28 co-stimulation and promote CD8+ T cell function and anti-tumor immunity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T细胞的一种特性,其或能帮助开发新型的抗肿瘤疗法,通过一种此前未被描述的细胞自动信号传递模式,T细胞就被证明能在外周组织中自我激活从而促进其攻击肿瘤。
T细胞是一类特殊的白细胞,其能保护机体抵御感染和癌症;在淋巴器官中,T细胞能被抗原呈递细胞所训练从而将抗原(肿瘤或病原体的一部分)呈递给T细胞,并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这个过程的一个关键部分就是B7(抗原呈递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与CD28(T细胞表面的受体)的结合;这种B7:CD28的相互作用是体细胞免疫反应的主要驱动因素,一旦经过训练,T细胞就会离开淋巴器官并在体内 旅游 来寻找并攻击其靶点。此后更多的研究都发现,T细胞实际上能产生自身的B7或从抗原呈递细胞处获得B7蛋白,并将其随身携带,但其到底为何这样做,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或许就促使研究人员想知道是否被装配了受体和配体的T细胞能实现自我激活。
T细胞或能通过自我激活来帮助抵御肿瘤进展。
图片来源:Immunity (2023). DOI:10.1016/j.immuni.2023.04.005
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人员发现,T细胞能通过将细胞膜向内折叠来促使B7蛋白和CD28受体相互结合,从而来实现自我激活。研究者Hui说道,人们通常认为细胞膜是平坦的,但实际上其看起来更像是由很多海湾的海岸线,我们发现,局部的膜弯曲实际上是T细胞自我信号传递的一个非常丰富的维度,而这是一个假设仅会在细胞之间发生的范式转化的研究领域。随后研究人员证实,这种自我刺激确实能有效增强T细胞的功能并减缓癌症小鼠模型机体中肿瘤的生长;当一个T细胞离开淋巴器官并进入肿瘤环境时,其就好像离开家并在树林中长途跋涉一样,T细胞就好像徒步旅行者带着零食来维持其旅行一样,其也会带着自身的信号来维持在机体中的 旅行 ,如今让研究人员非常兴奋的问题是,如果能为T细胞提供更多的食物,它们到底会走多远呢?
研究者表示,为T细胞补充燃料能通过在淋巴器官或肿瘤自身提供更多的B7来源来实现,而另一种选择就是开发一种新型的细胞疗法,将具有增强自动信号能力的工程化T细胞直接输送到患者体内。这一系统或许能用作癌症生物标志物,即肿瘤中含有很多携带B7的T细胞的患者或许在抵御疾病方面会做得更好。
从另一方面来讲,在诸如多发性硬化症和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临床医生会给其开具内吞作用的抑制剂来阻断细胞形成凹陷,从而就能有效阻断B7:CD28的相互作用并降低过度激活的T细胞的功能。总之,如今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一种T细胞能在其正常的家园之外生存并在肿瘤的外来环境中生存的方法或策略,这或许就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新型临床策略来增加或减少这些通路从而治疗患者的疾病。(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Yunlong Zhao,Christine Caron,Ya-Yuan Chan, et al. , Immunity (2023). DOI:10.1016/j.immuni.2023.04.005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绘制纤毛蛋白图谱有助于了解罕见的儿童疾病和遗传疾病 (2025-10-22)
- Cell Stem Cell:清华大学颉伟团队揭示表观遗传的代际遗传和重编程调控因子 (2025-10-22)
- 重庆医科大学最新Cell子刊:杨梦柳/李伶/杨刚毅团队提出肥胖及相关代谢紊乱治疗新方法 (2025-10-22)
- 《柳叶刀》:中山大学领衔,中国原创抗癌新药——双抗ADC,晚期鼻咽癌治疗新选择 (2025-10-2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Science论文:揭开神经信号传递中的“亲吻-收缩-逃逸”机制 (2025-10-21)
- ESMO:全球首个OS、PFS双获益,科伦博泰TROP2 ADC领跑肺癌二线治疗 (2025-10-21)
- Antiviral Res:把疱疹病毒“锁”在核内!新型抗病毒策略有望终结唇疱疹复发 (2025-10-21)
- 减肥抗癌踩坑了?Cancer & Metabolism揭秘:血脂才是乳腺癌“燃料”,体重数字说了不算 (2025-10-20)
- Cell重磅:发现肿瘤“破防区”,T细胞由此进入,促进免疫治疗成功 (2025-10-20)
- 黄曦教授团队开发创新性吸入式细胞疗法为攻克肺转移癌提供新策略 (2025-10-20)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