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d Science:王宇团队等构建基于CRISPR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6-01 10:25
鉴于该论文的工作仅仅是CRISmers的第一个靶点,且位于病毒表面,该筛选系统尚待更多靶标和更长时间的检验。当下,基于上述成果,团队正在推进抗新冠病毒的候选鼻喷药物面向临床应用的开发工作。核酸适配体(aptamer)由诺奖获得者Jack Szostak命名,这是是一类短的、单链DNA(ssDNA)或RNA寡核苷酸,通过形成三维空间结构,结合特定蛋白或者细胞发挥作用。基于其独特的生物学和化学特性,核酸适配体正在用于试剂和治疗药物的开发。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是核酸适配体筛选的金标准方法,主要基于核酸文库与目标蛋白或细胞在溶液中或者在细胞表面的亲和力作用,再结合深度测序捕获富集序列。与此同时,对CRISPR/Cas的改造,已经拓展出远远超过其天然核酸酶的功能,发展出了转录调控、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组标记等丰富多彩的应用。
近日,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王宇课题组,联合广州实验室赵金存教授,清华大学谭旭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兵研究员以及深圳疾控中心张仁利教授,在Advanced Science期刊发表了题为:Repurposing CRISPR/Cas to Discover SARS-CoV-2 Detecting and Neutralizing Aptamer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新颖的基于CRISPR/Cas的RNA配体筛选系统 CRISmers(CRISPR based aptamers screening system)。有别于传统的SELEX筛选,CRISmers将RNA适配体筛选从溶液体系或者细胞表面搬到了细胞内,从而提供了胞内天然生物环境下的RNA和蛋白质的折叠与相互作用,并避免了筛选过程中的环境波动影响。CRISmers通过CRISPR/Cas的转录激活功能,将RNA适配体与靶蛋白的亲和作用转化为筛选压力下细胞的存活能力,以每个单细胞作为相互隔离的物理单元,区分功能性事件和背景噪音。
CRISmers理论上具有广泛的靶向性,但考虑到研究进行期间正值新冠疫情,该团队将第一个靶标指向了SARS-CoV-2刺突蛋白受体结构域RBD。通过初级筛选和二级验证,获得了可特异靶向RBD的2个优选的RNA适配体,且在体外呈现出有效的病毒检测和中和活性。有趣的是,和其他论文中报道的一致,核酸配体表现出不受病毒突变影响的现象,具有广谱抗SARS-CoV-2的潜力。这一现象也许和核酸配体内在的柔性结构特性有关。类似的,不同的CRISPR/Cas系统的向导RNA也观察到可以互换的现象[7]。进一步,选取其中一条RNA适配体,团队发现,结合多种修饰和偶联,包括2 -氟嘧啶和2 -甲氧基RNA修饰(提升RNA稳定性),以及5 端(呈递到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和分子量为40kDa的聚乙二醇(延长体内半衰期)的偶联,经滴鼻给药,在小鼠体内实现了对Omicron BA.2活病毒的预防型和治疗型抗病毒中和活性。通过对比实验,团队发现胆固醇和聚乙二醇的偶联对于动物体内的活性不可或缺,尽管它们对于细胞水平上的中和活性可有可无。

最后,该团队还对CRISmers系统的通用适配性进行了验证。应用靶向SARS-CoV-2 RBD筛选获得的两个RNA配体,对CRISmers系统中的元件分别进行了替换,包括:
1)将dSpCas9替换成更小体积版本的dCasMINI-V4;
2)将抗性基因替换成荧光蛋白;
3)将筛选宿主细胞由人HEK293T细胞系替换成大肠杆菌,均可捕获到RNA配体与RBD的亲和力信号。

另外,CRISmers尽管看起来也适用于膜外的靶标,理论上而言对于膜内的靶标具有更加独特的价值。siRNA和mRNA等核酸药物跨过细胞膜对于实现它们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核酸递送技术的进步,胞内靶点对于核酸药物而言也许将逐步获得和小分子化学药一样的可及性。 因此,鉴于该论文的工作仅仅是CRISmers的第一个靶点,且位于病毒表面,该筛选系统尚待更多靶标和更长时间的检验。当下,基于上述成果,团队正在推进抗的候选鼻喷药物面向临床应用的开发工作。最新的测试显示,论文中报道的优选RNA适配体对于XBB.1.5和XBB.1.16假病毒保持活性。与此同时,面向后疫情时代,CRISmers正在被用于靶向癌症等疾病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生张菊和广州实验室博士后朱爱如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王宇教授、赵金存教授、谭旭研究员、周兵研究员、张仁利教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诺奖团队揭开CRISPR基因编辑效率之谜 (2025-04-28)
- Cell: 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8)
- 液体早筛新突破!Nature:血液中的“雷达”—— RARE (2025-04-28)
- Nat Biotechnol:靶向RNA结合蛋白NPM1有望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 (2025-04-28)
- 沾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三审:实时廓清虚伪或不完全沾染病疫情信息 (2025-04-28)
- 亿达科创自研AI精准营销模型,助力药企数字化转型升级 (2025-04-27)
- “膳蔻杯”2024年医药健康科创大赛圆满落幕 (2025-04-27)
- 华大基因「i99智健」重磅发布|多组学+AI赋能,开启精准健康管理新纪元 (2025-04-27)
- 大湾区首个先进治疗药物生态正式落地!中欧医药中心携手丹纳赫旗下Cytiva公司开启产业新篇章 (2025-04-27)
- 辽宁:初步造成笼罩城乡的西医药服务网络 (2025-04-2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