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JAMA子刊3万人群队列研究发现:经常吃这些美味的食物会增加患抑郁的风险!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10-09 11:26
“工作累了,需要一杯奶茶治愈”,“emo了,点个炸鸡治愈”,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选择通过享受美食的方式来缓解、治愈自己。殊不知,长工作累了,需要一杯奶茶治愈 , emo了,点个炸鸡治愈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很多人选择通过享受美食的方式来缓解、治愈自己。殊不知,长期食用超加工食品会使我们抑郁的风险增加,适得其反!
抑郁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状况,会使人感到衰弱无助。研究人员仍在寻找治疗抑郁和防止抑郁发展的最佳方法。其中饮食就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近日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表明,食用超加工食品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研究人员发现,这种风险尤其与食用含有人造甜味剂的食品和饮料有关。该研究题为 Consumption of Ultraprocessed Food and Risk of Depression ,发表在 network杂志。
来源: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4770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饮食可能会影响抑郁症的风险。尽管有大量数据将超加工食品(UPF;即能量密集、可口的即食食品)与人类疾病联系起来,但检验超加工食品摄入与抑郁症之间关系的证据却很少。
这项队列研究包括在基线时没有抑郁症的护士健康研究II的参与者。研究人员最终将31712名参与者纳入分析,这些参与者为女性,基线年龄为 42 至 62 岁。
他们对参与者进行了食物频率问卷调查。然后,研究人员根据NOVA分类查看了参与者食用的超加工食品的数量。该分类系统有助于根据加工对食物进行分组,并有助于识别超加工食品。
在二次分析中,超加工食品按其成分分类,包括超加工谷物食品、甜零食、即食食品、脂肪和酱汁、超加工乳制品、咸味零食、加工肉类、饮料和人造甜味剂。
研究人员也对抑郁症使用了两种定义:(1) 严格的定义需要临床医生自我报告抑郁症并定期使用抗抑郁药物;(2) 广泛的定义需要临床诊断和/或使用抗抑郁药物。
研究人员解释了某些可能或已知的抑郁症风险因素,包括年龄、总热量摄入、体重指数 (BMI)、体力活动、吸烟状况、更年期激素治疗、总能量摄入、酒精、合并症(例如、、血脂异常)、家庭收入中位数、社交网络水平、婚姻状况、睡眠时间和疼痛。
来源: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4770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超加工食品摄入量高的参与者体重指数较高,吸烟率较高,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等合并症的患病率较高,并且定期锻炼的可能性较小。当研究人员用严格的定义去定义抑郁症时,2122名参与者患上了抑郁症,而当研究人员对抑郁症使用更广泛的定义时,4840名参与者患了抑郁症。
研究结果还强调,由于摄入了更多含有人工甜味剂的超加工食品和人工加糖饮料,抑郁症的风险可能特别高。
研究人员补充说:这些食物的高度加工性质通常会产生一种比整种食物更便宜、更稳定、更可口的产品。这使它们更容易食用。但通常他们热量、脂肪、盐和糖含量也很高,这会导致体重增加。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摄入更多的超加工食品,尤其是人工甜味剂和人工甜味饮料,与抑郁症风险增加有关。尽管超加工食品与抑郁症相关的机制尚不清楚,但最近的实验数据表明,人工甜味剂会引起大脑中的嘌呤传递,这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关。
该研究的优势包括大样本、前瞻性设计、高随访率、针对多种混杂因素进行调整的能力以及经过广泛验证的饮食评估工具。但是这项研究也有其局限性。该群体主要包括非西班牙裔白人女性。此外,如果没有结构化的临床访谈,可能会考虑对结果进行错误分类。
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限制超加工食品消费对健康有益。从长远来看,加工食品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
有专家指出: 食用富含超加工食品的饮食会增加患各种健康问题的风险,包括肥胖、心脏病和糖尿病。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它们含有大量不健康的脂肪、糖、钠和添加剂,如果经常食用,会导致营养失衡和一系列不良健康后果。
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策略来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摄入,包括用更健康的选择取代超加工食品,以及选择更小的份量。最有效的方法是在饮食中优先考虑水果、蔬菜、全谷物、瘦蛋白和豆类等未经加工的完整食物。在家计划和准备膳食能够更好地控制食材和烹饪方法,减少对包装或快餐选择的依赖。
来源: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networkopen/fullarticle/280972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去年生物制造并购金额飙升至360.4亿,4家企业完成超50亿大额交易|《2024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2025-01-22)
- Human Repro:科学家有望开发出诊断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型无创血液检测手段 (2025-01-22)
- Nature:视网膜的秘密!当“节能模式”遇见“高效协作”,眼睛如何选择重要视觉信息? (2025-01-22)
- 甘肃议“药”:开国际平台、数字化助力品牌提升 (2025-01-22)
- 国度药监局对于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边疆上市注册审批的布告 (2025-01-22)
- Theranostics:丝素蛋白水凝胶构建软骨类器官,助力软骨再生,开启骨关节炎精准治疗新纪元! (2025-01-22)
- Adv Sci: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将结肠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的新技术 (2025-01-22)
- 空气中的“隐形杀手?Diabetes:空气污染物的暴露或与机体对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2025-01-22)
- 神刊CA:年轻女性患癌风险已成大患!2025年美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50岁以下女性癌症发病率高出男性82% (2025-01-21)
-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每多喝一杯咖啡,糖尿病风险降低10%,但加了糖,益处大打折扣 (2025-01-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