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揭示蛋白的固有无序区在染色质调控和基因表达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10-16 18:49
根据教科书,蛋白的工作原理是折叠成稳定的三维形状,就像乐高积木一样,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精确配合。然而,蛋白这个“生物学的主力”的形象是不完整的。大约一半的蛋白上都挂着无序的氨基酸根据教科书,蛋白的工作原理是折叠成稳定的三维形状,就像乐高积木一样,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精确配合。然而,蛋白这个 生物学的主力 的形象是不完整的。大约一半的蛋白上都挂着无序的氨基酸片段,这些片段被称为 固有无序区(intrinsically disordered region, IDR) 。由于IDR具有更动态、更 形状多变 的几何形状,生物学家普遍认为它们不能像折叠的氨基酸片段那样与其他生物大分子精确配合,因此认为它们对蛋白整体功能的贡献可能不那么显著。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哈佛医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IDR如何控制细胞生物学的一个关键方面。他们指出IDR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相互作用,在染色质调控和基因表达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染色质调控和基因表达是每个活细胞的基本过程。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10月2日在线发表在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A disordered region controls cBAF activity via condensation and partner recruitment 。
这些作者重点研究了人类cBAF复合物的无序区域,其中这种复合物是细胞核中的一组多组分蛋白,其作用是打开细胞内染色质中密集卷曲的DNA,使基因沿着DNA表达并转化为蛋白。cBAF亚基家族ARID1A和ARID1B中的IDR突变在癌症和神经发育疾病中非常常见,从而使得染色质重塑和基因表达失调,这表明IDR不是微不足道的额外部分。
特别地,这些作者发现IDR形成的称为凝结物(condensate)的小液滴会从周围的细胞液中分离出来,就像水中的油滴一样。在这些凝结物中发生的特殊相互作用使得蛋白和其他生物大分子聚集在特定位置,以执行细胞活动。虽然科学家们已证实凝结物能执行无数任务,但这些特殊液滴是否在染色质重塑中起任何作用,它们的特定氨基酸序列是否具有特定功能,都是未知的。
这些作者研究了 ARID1A/B IDR 的不同突变对 cBAF 蛋白复合物形成凝结物和招募基因表达所需的搭档蛋白的能力的影响。他们探究的一些突变与癌症或神经发育障碍有关。这些研究结果让人们深入了解了这些突变如何导致细胞过程出错,并为制定新的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
图片来自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08.032。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Amy Strom说, 我们首次证实IDR对关键染色质重塑复合物(cBAF 复合物)的运作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我们的发现应该适用于一般的IDR,并可能对细胞如何完成它们所做的一切产生重大影响。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普林斯顿大学工程系教授Clifford Brangwynne博士说, 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大量蛋白目录中,IDR随处可见,它们在生理和疾病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我们对它们的了解才刚刚开始。 Brangwynne实验室多年来一直在研究IDR及其在形成凝结物中的作用。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儿科学副教授Cigall Kadoch说, 我们的发现不仅揭示了cBA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的机制(它们是肿瘤学的首要靶标之一),而且揭示了迄今为止人们了解甚少的IDR蛋白序列中的序列特异性的内在本质。这些发现为在治疗上治疗凝结物及其成分提供了重要的新基础。 (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1. Amy Strom et al. . 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08.032.
2. Research reveals overlooked parts of proteins as critical to fundamental functions of life
https://phys.org/news/2023-10-reveals-overlooked-proteins-critical-fundamental.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ure:李芝倩等编辑 “隐形基因开关” 使蚊子不再传播疟疾 (2025-08-04)
- 人类也拥有冬眠“超能力”?《科学》背靠背揭开冬眠秘密,或有助于多种疾病治疗 (2025-08-04)
- 8.5亿美元BD交易背后,乐普生物的“成长密码” (2025-08-04)
- GSK 2025H1:肿瘤业务收入大涨,HIV业务保持强势,公司2031年目标锁定400亿+英镑 (2025-08-04)
- Cell:演化的“加速器”,癌症的“催化剂” 揭秘转录因子一体两面的遗传功能 (2025-08-04)
- AI智能体登上Nature子刊!华大智造发布靶向测序引物设计工具PrimeGen (2025-08-04)
- 《柳叶刀》子刊:日行七千步,有八大好处!迄今最大规模/最全面研究发现,日行七千步与八种健康风险最高降低47%相关 (2025-08-04)
- 《循环》:多起/坐,降血压!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增加站-坐转换次数、改善久坐行为,可有效降低绝经后女性血压 (2025-08-04)
- Nature:徐墨/高璞合作揭示过敏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共通分子机制 (2025-08-04)
- 四部分发文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信息宣布传达行动 (2025-08-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