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杨建华/屈良鹄/李斌团队发现新结构型非编码RNA及其调控功能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03-22 16:00
这项研究工作通过开发了多种新实验策略和计算机算法以及结合二代测序(Illumina)和三代单分子测序(Nanopore)平台实现了napRNA的全长测序。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建华/屈良鹄/李斌团队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了题为:NAP-seq reveals multiple classes of structured noncoding RNAs with regulatory function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开发了NAP-seq测序技术和napSeeker算法,在单碱基精度鉴定具有各种末端修饰的napRNA的全长序列,发现多种新类型napRNA和成百上千的新结构型ncRNA,解析它们在不同的细胞刺激和骨骼肌分化阶段的动态变化图谱,揭示了napRNA的表达、结构特征、生物生成特性及其在细胞活动中的功能机制,为在各种生物中发现新的结构型napRNA及其功能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由于napRNA一般不具有polyA尾,因此传统的利用PolyA富集的RNA-seq方法无法鉴定napRNA。即使是测定total RNA的RNA-seq方法由于通过随机六聚体引物对片段化的RNA进行逆转录(RT)产生cDNA,也导致无法鉴定全长的napRNA序列和不能用于分类napRNA及不能用于确定其二级结构等等。虽然通过小RNA测序(sRNA-seq)技术测定短napRNA发现了一些功能性小非编码RNA(例如miRNA、piRNA),然而几乎所有涉及sRNA-seq的研究都集中在小于50 核苷酸的napRNA,而不是各种长度和不同末端修饰的所有napRNA,尤其是长链( 100 核苷酸)和结构复杂的napRNA。
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团队开发一种捕获长链napRNA的全长序列的新测序方法 NAP-seq,具体的简化步骤包括:对RNA样品进行除杂、T4 PNK修复RNA末端、长度筛选、自主设计的3 端接头和5 端接头连接、非目标RNA的去除、巢式RT-PCR与预扩增、可选地片段化、在两种不同的测序平台(Oxford Nanopore三代单分子测序平台和Illumina二代测序平台)测序和开发新算法鉴定napRNA等步骤(图1)。
图1:NAP-seq的技术流程
研究团队将NAP-seq技术应用于多种人细胞系、细胞应激和小鼠骨骼肌分化模型,在人类和小鼠中发现多种新类结构型napRNA,包括稳定表达的线性内含子napRNA(sliRNA)、snoRNA-内含子杂合napRNA(snotron)、嵌在miRNA间隔区的napRNA(misRNA),以及数千个新结构型napRNA(图2),并解析了这些napRNA可能的生物生成过程(biogenesis)。
此外,研究团队进一步联合了NAP-seq和SHAPE-MaP等技术发展了NAP-SHAPE-MaP方法解析了这些napRNA在体内的二级结构。而且,通过RNA半衰期分析和表达分析发现,napRNA在细胞内稳定表达并在不同的细胞刺激和分化阶段发生动态变化,这提示napRNA可能具有调控功能。
有趣的是,研究团队还发现基因组的各种重复元件(repetitive element)可以转录和加工成多类新结构型ncRNA(repRNA),包括box C/D,box H/ACA和聚合酶III转录的ncRNA4。重要的是,NAP-seq鉴定到目前为止最长的新结构型box C/D和H/ACA基因,展现它能发掘各种长度napRNA的强大潜能。
研究团队通过功能获得、功能缺失和碱基突变等实验发现,小鼠骨骼肌分化过程中下调表达的一个新结构型napRNA(mmu-novel-CD-6)具有抑制骨骼肌细胞分化的潜在调控功能。通过进化保守性分析和NAP-SHAPE-MaP结构测序分析,研究团队发现一个新的结构型napRNA DINAP,它是一个包含box C/D和box H/ACA结构的杂合napRNA分子。DINAP从人到非洲爪蟾进化高度保守,提示DINAP可能行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为了解析DINAP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starBase5平台进行互作蛋白组分析并完成多个体内实验,发现和证实DINAP与假尿嘧啶合成酶DKC1相互作用。通过进一步利用放线菌酮追踪实验,发现DINAP与DKC1蛋白互作会影响DKC1蛋白的稳定性。而且细胞表型实验结果表明,DINAP通过维持DKC1蛋白的稳定性来促进细胞增殖(图2)。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工作通过开发了多种新实验策略和计算机算法以及结合二代测序(Illumina)和三代单分子测序(Nanopore)平台实现了napRNA的全长测序,为探究现代 RNA世界 中的重要 新大陆(novel napRNA) 开辟了新途径(图2)。
图2:napRNA的系统发掘及功能机制研究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建华教授、屈良鹄教授和李斌副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树榕特聘副研究员和黄钧鸿博士研究生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实验室其他成员的大力支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31.27亿条!药品、耗材身份信息“扫码可查” (2024-10-30)
- 8家出名国内医药企业在京新设研发立异中间 (2024-10-30)
- 什么是“医保家庭共济”?哪些支属可共济? (2024-10-30)
- J Nanobiotechnology:基于Cu掺杂多多巴胺的纳米系统(DSF@CuPDA (2024-10-30)
- Bioact Mater:过渡金属 (2024-10-30)
- J Nanobiotechnology : 基于纳米颗粒负载小分子光敏剂的nir可活化一氧化氮发生器,用于光动力/气体协同治疗 (2024-10-30)
- 这种人造化学品会引发生肾损伤?!Sci Total Environ:肠道微生物组介导了PFAS引起的肾功能下降 (2024-10-30)
- 癌细胞的隐形斗篷——核糖体?Cell:癌细胞竟可利用核糖体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 (2024-10-29)
- 「口腔溃疡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J Nanobiotechnology:新希望!载姜黄素的金属镁有机框架微针加速口腔溃疡愈合 (2024-10-29)
- Science:世界首个原子编辑药物发现新范式!直接编辑单个原子,助力药物开发 (2024-10-2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