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咖啡中的这种成分,可以增加NAD+水平,改善衰老过程 |
![]() |
来源:医诺维 2024-03-30 10:00
葫芦巴碱是一种NAD+前体,可以增加线粒体活性、改善肌肉功能并防止衰老过程中的疲劳,表明葫芦巴碱具有治疗肌肉减少症和其他与年龄相关的病症的潜力。新加坡国立大学杨潞龄医学院、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rigonelline is an NAD+ precursor that improves muscle function during ageing and is reduced in human sarcopenia"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显示,补充葫芦巴碱,可以增加NAD+水平,增加线粒体活性,有助于改善衰老过程。在线虫中,补充葫芦巴碱可以增加线粒体活性,减少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萎缩,并延长寿命。在小鼠中,补充葫芦巴碱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并防止衰老过程中的疲劳。
研究人员表示,补充葫芦巴碱,是一种增加NAD+水平的方法,具有治疗肌肉减少症和其他与年龄相关的病症的潜力。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分析了人类骨骼肌减少症患者,在人类中,骨骼肌减少症患者体内葫芦巴碱水平较低,而随着肌肉减少,血清中的葫芦巴碱水平也会进一步降低。此外,葫芦巴碱还与骨骼肌中的肌肉力量和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呈正相关,葫芦巴碱的血清水平也与骨骼肌中的NAD+水平相关。
由于葫芦巴碱是烟酸(NA)的N-甲基化形式,且与NA的结构接近,以及衰老和肌肉减少症中肌肉NAD+与线粒体有关,研究人员分析了葫芦巴碱是否可以充当NAD+前体,并直接影响NAD+、线粒体和肌肉。
研究发现,在人类骨骼肌细胞中,与其他NAD+前体相比,葫芦巴碱和烟酰胺(NAM)可以使NAD+水平增加约50%,烟酰胺核苷(NR)和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可以使NAD+水平增加约两倍。然而,葫芦巴碱在血清中非常稳定,而NR和NMN在转化为NAM后几小时内迅速消失。
通过同位素标记法,小鼠体内给予标记的葫芦巴碱发现,葫芦巴碱是真正的NAD+前体,直接掺入细胞和多种组织中的NAD+中。
从机制上讲,体外和体内结果表明,葫芦巴碱通过依赖烟酸磷酸核糖转移酶(NAPRT)的Preiss-Handler途径进行代谢,并通过直接和间接机制促进NAD+合成。
在线虫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葫芦巴碱对线虫衰老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补充葫芦巴碱,显著延长了线虫寿命,还提高了老年线虫中的NAD+水平,并增加线粒体活性,改善了衰老过程中的肌肉萎缩。
葫芦巴碱延长线虫寿命,提高NAD+水平,改善肌肉萎缩
此外,研究人员还分析了葫芦巴碱对老年小鼠的影响,发现补充葫芦巴碱,可以增强老年小鼠的线粒体活性和肌肉功能,并防止衰老过程中的疲劳。
葫芦巴碱增强小鼠的线粒体活性和肌肉功能
最后,研究人员将葫芦巴碱确定为NAD+前体,是一种增加NAD+水平的方法,并证明膳食补充葫芦巴碱对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功能、肌肉健康和活动能力的益处。
研究人员表示,NAD+水平可以通过不同的膳食前体来提高,例如L-色氨酸、维生素B3及其衍生物,包括烟酸(NA)、烟酰胺(NAM)、烟酰胺核苷(NR)和烟酰胺单核苷酸(NMN)。
总之,结果表明,葫芦巴碱是一种NAD+前体,可以增加线粒体活性、改善肌肉功能并防止衰老过程中的疲劳,表明葫芦巴碱具有治疗肌肉减少症和其他与年龄相关的病症的潜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哈医大最新研究登上Cell头条:从多组学视角揭示不同器官系统的衰老差异 (2025-10-18)
- Nature Biotechnology:FUGAsseM利器出鞘——一种基于微生物群落共表达的功能预测新范式 (2025-10-18)
- Cell:西湖大学卢培龙团队等首次从头设计出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在体内抑制神经元电活动 (2025-10-18)
- Cell子刊:毕楠/崔明/葛红等人揭示肠道菌群可预测肺癌巩固免疫治疗效果及放化疗毒性 (2025-10-17)
- Neuron:高郑润/徐天乐/吴逸雯等揭示中风后情绪障碍的新机制 (2025-10-17)
- Nature系列综述:西湖大学董晨院士系统总结CD8⁺T耗竭的调控因子 (2025-10-16)
- 由趋势观前沿:毕马威正式发布第三届生物科创领航50企业报告 (2025-10-15)
- 从“假基因”到“致病元凶”!Brain新研究:SSPOP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诱发儿童癫痫,多模型证实其功能与致病机制 (2025-10-15)
- Science:“吃不胖”的免疫学新解——T细胞胆固醇稳态是决定膳食脂肪吸收的关键 (2025-10-15)
- 迈威生物靶向 CDH17 ADC 创新药 7MW4911 临床试验申请获得 NMPA 批准 (2025-10-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