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难怪肿瘤偏爱“酸性体质”!苏州大学团队首次发现,瘤内乳酸会导致抑癌蛋白p53乳酸化,失去抗癌功能 |
《细胞》:难怪肿瘤偏爱“酸性体质”!苏州大学团队首次发现,瘤内乳酸会导致抑癌蛋白p53乳酸化,失去抗癌功能
来源:奇点糕 2024-04-27 10:07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肿瘤产生的乳酸会通过乳酸化作用拮抗p53的抑癌功能,并揭示了AARS1是p53乳酸化的关键酶,以及β-丙氨酸可以阻止p53的乳酸化。由苏州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周芳芳领衔的研究团队,在顶级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
她们首次发现,肿瘤内的乳酸会被乳酸化酶AARS1识别,并添加到抑癌蛋白p53的DNA结合结构域的两个关键氨基酸上,导致抑癌蛋白p53因乳酸化而失活,最终促进癌症的进展。此外,她们还发现 -丙氨酸可以阻止AARS1对p53的乳酸化,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苏州大学的Zong Zhi和谢枫是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据了解,这也是苏州大学首次以第一单位在《细胞》上发表研究成果。
论文首页截图
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乳酸是促进肿瘤生长的重要代谢产物。
虽然背后的机制已经有很多研究,但是乳酸与抑癌蛋白p53之间是否有关系,如果有的话,又是如何发生关系的,以及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啥影响,目前仍知之甚少。
周芳芳团队分析了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中的数据集,发现在p53正常的癌症患者中,血清乳酸水平高的患者,p53信号通路活跃程度较低。这似乎暗示,乳酸会抑制p53的功能。
基于肿瘤小鼠模型的实验发现,给小鼠注射乳酸钠之后,小鼠成瘤更快,肿瘤的体积也更大;更重要的是,p53蛋白的活性确实也被抑制了。值得注意的是,将生成乳酸的乳酸脱氢酶A(LDHA)敲除后,会导致肿瘤形成延迟、肿瘤乳酸和肿瘤负荷减少,以及p53活性增加。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肿瘤产生的乳酸确实是抑癌蛋白p53的抑制剂。
乳酸(盐)与肿瘤及p53之间的关系
那乳酸是如何影响p53蛋白活性的呢?
周芳芳团队先做了一个体外实验,发现用乳酸盐单独处理p53不会影响p53的活性;不过,一旦加入细胞裂解液之后,p53蛋白的活性就会受到乳酸盐的抑制,而且p53活性的降低,与p53的乳酸化水平增加有关。
基于细胞的实验也证实了上述发现。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乳酸可在细胞中被感知,并通过乳酸化成为p53的一部分,进而使p53失活。
肯定有个什么机制用乳酸把p53乳酸化了
接下来就是要找到乳酸化p53的关键酶了。
周芳芳团队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展开了地毯式,丙氨酰-tRNA合成酶1(AARS1)很快浮出水面。
在敲除AARS1后,在增殖、集落形成和异种移植肿瘤形成方面,均显著减弱。此外,AARS1缺失之后,乳酸钠促进肿瘤生长的能力也消失了。
以上研究结果说明,AARS1是乳酸依赖性p53失活和肿瘤生长所必需的。
AARS1现身
随后,周芳芳团队揭示了AARS1乳酸化p53的机制。
原来AARS1在识别到乳酸之后,会与乳酸结合,催化乳酸-AMP的形成,然后将乳酸转移到p53蛋白DNA结合结构域120(K120)和139(K139)号赖氨酸残基上,导致p53乳酸化,进而阻碍p53蛋白的液-液相分离(LLPS)、DNA结合和受调控基因的转录激活,最终达到抑制p53抑癌功能的效果。
好消息是,周芳芳团队发现AARS1的底物 -丙氨酸可以有效地抑制p53的乳酸化。
机制示意图
基于癌症患者的数据,研究人员还发现,在许多肿瘤类型中AARS1的表达水平都升高,并且与p53乳酸化水平升高、p53活性降低、以及野生型p53患者的生存率较差相关。
在研究的最后,周芳芳团队还测试了 -丙氨酸的抗癌潜力。她们发现, -丙氨酸处理可适度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异种移植瘤的生长。值得注意的是, -丙氨酸可以增强化疗药物(DOX)在肿瘤小鼠模型上的抗癌效果。
-丙氨酸可增强化疗效果
总的来说,周芳芳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肿瘤产生的乳酸会通过乳酸化作用拮抗p53的抑癌功能,并揭示了AARS1是p53乳酸化的关键酶,以及 -丙氨酸可以阻止p53的乳酸化。
这一机制的发现,让我们对肿瘤的糖酵解代谢有了新认知,也为癌症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去年生物制造并购金额飙升至360.4亿,4家企业完成超50亿大额交易|《2024年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2025-01-22)
- Human Repro:科学家有望开发出诊断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新型无创血液检测手段 (2025-01-22)
- Nature:视网膜的秘密!当“节能模式”遇见“高效协作”,眼睛如何选择重要视觉信息? (2025-01-22)
- 甘肃议“药”:开国际平台、数字化助力品牌提升 (2025-01-22)
- 国度药监局对于简化港澳已上市传统口服中成药边疆上市注册审批的布告 (2025-01-22)
- Theranostics:丝素蛋白水凝胶构建软骨类器官,助力软骨再生,开启骨关节炎精准治疗新纪元! (2025-01-22)
- Adv Sci: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将结肠癌细胞转化为正常细胞的新技术 (2025-01-22)
- 空气中的“隐形杀手?Diabetes:空气污染物的暴露或与机体对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2025-01-22)
- 神刊CA:年轻女性患癌风险已成大患!2025年美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50岁以下女性癌症发病率高出男性82% (2025-01-21)
- 哈佛大学最新研究,每多喝一杯咖啡,糖尿病风险降低10%,但加了糖,益处大打折扣 (2025-01-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