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球悬铃木古六倍体基因组进化及开花调节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
来源:华中农大 2024-06-13 10:43
研究结果表明二球悬铃木开花时间基因的拷贝数增加及随后的亚功能化/新功能化可能为二球悬铃木独特的开花特征提供了遗传基础。近日,PNAS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果蔬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包满珠团队和佛罗里达大学Douglas E. Soltis团队合作的题为 Genome evolution of the ancient hexaploid Platanus acerifolia (London planetree) 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了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高质量基因组,发现二球悬铃木是古六倍体,由三套高度共线性的亚基因组组成,并创新的利用低拷贝同源基因的系统发育拓扑结构区分三套亚基因组。
全基因组加倍(WGD; Whole-Genome Duplications)及随后的基因组重排(genome shuffling)是物种演化的重要驱动力。过去基因组学研究表明多数现存真双子叶植物,如荷花、葡萄、拟南芥等,与具有七条染色体的真双子叶植物重构祖先相比经历了广泛的基因组重排。然而基因组重排会导致生殖隔离,给生物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物种的存续带来的巨大挑战。是否存在古多倍体物种在全基因组加倍后,只经历较少基因组重排便可演化成功?基因组重排较少的物种其全基因组加倍后产生的重复基因有何保留与丢失模式?悬铃木属是悬铃木科唯一的现存成员,属于核心真双子叶的姐妹类群(真双子叶基部类群),在开花植物的演化中占有关键的系统发育位置,为研究真双子叶植物谱系进化提供了绝佳的切入点。同时悬铃木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行道树种之一,全球产业和生态价值达数十亿美元, 具有很高的产业价值。
二球悬铃木基因组及分型
基因组演化研究结果表明,悬铃木不与其他双子叶植物共享全基因组加倍事件,其基因组核型来自于悬铃木科独有的两次连续古全基因组加倍事件,导致其形成三个亚基因组并保留至今。
悬铃木特有的两次古全基因组加倍事件
与经历全基因组加倍和随后基因组重排的其他物种不同,二球悬铃木是目前经历最少基因组重排的古多倍体物种,并表现出核型停滞现象,每一条染色体均仅遗传自双子叶祖先的单一染色体。
二球悬铃木在基因表达、同源基因构成、转座子分布特征、核酸多态性、共线性基因对层面未检测到亚基因组优势。基因表达趋势分析显示悬铃木全基因组加倍复制的基因拷贝表现出广泛的亚功能化/新功能化。
二球悬铃木表现出广泛的亚功能化/新功能化,但未检测到亚基因组优势
二球悬铃木具有独特的成花转变历程,其在在第一年形成柄下芽并休眠,在第二年开花。二球悬铃木与其他真双子叶基部类群植物相比,其多数开花时间基因主要通过WGD事件导致拷贝数量发生显著扩张。少数开花时间基因如SOC1也表现出串联重复事件与WGD事件共同显著贡献了基因拷贝数量的增加。还发现了开花时间调控基因簇现象,如SOC1与BFT在全基因组加倍之前就形成了基因簇。转录组分析显示二球悬铃木开花时间基因的拷贝数扩张伴随着广泛的亚/新功能化表达趋势。其中悬铃木PaBBX28/29不同拷贝的实验显示短日照条件下PaBBX28/29-2拷贝的异源转化可推迟拟南芥的开花时间,而PaBBX28/29-1拷贝不具有相同功能。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二球悬铃木开花时间基因的拷贝数增加及随后的亚功能化/新功能化可能为二球悬铃木独特的开花特征提供了遗传基础。
二球悬铃木开花时间基因的扩张与亚功能化/新功能化
包满珠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悬铃木种质创新与少球、无球新品种培育研究,已经获得国家新品种权11个,其中少球品种8个,无球品种3个,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示范。此文是对悬铃木开花、结果及少球无球性状机理解析的一部分。华中业大学已经毕业博士研究生闫旭(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已经毕业博士研究生石戈辉、华中农业大学孙苗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博士后单圣臣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华中农业大学包满珠、宁国贵、张佳琪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Douglas E. Soltis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研究团队成员Pamela S. Soltis(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刘仲健(福建农林大学)、胡永红(上海辰山植物园)参与了该项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河南大学最新Nature Catalysis论文,优化“液体黄金”提取工艺 (2025-01-22)
- Nature Methods:PF555——突破活细胞成像的光漂白瓶颈,开启长时程追踪新纪元 (2025-01-22)
- 湖南提升医疗保证质量 群众看病负担无效加重 (2025-01-22)
- Adv Sci:低剂量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疗法或有望有效减缓机体肿瘤的生长 (2025-01-22)
- Nature Medicine:脑机接口,让瘫痪者也能玩电子游戏 (2025-01-22)
- 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于颖彦教授发表类器官活库的标准化建设与挑战综述 (2025-01-22)
- 什么时候更适合安装假肢?湖南国安一招告诉你! (2025-01-22)
- JAMA子刊:太极拳与rTMS联手出击,改善老年人睡眠和认知功能的新希望! (2025-01-21)
- 重磅!国家杰青/优青项目没了!避免“帽子化” (2025-01-21)
- Front Cell Neurosci:科学家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大脑类器官技术来揭示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2025-01-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