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全球8117份肠道微生物大数据揭秘!Nat Med:特定菌株与2型糖尿病风险具有新关联,噬菌体角色引关注

全球8117份肠道微生物大数据揭秘!Nat Med:特定菌株与2型糖尿病风险具有新关联,噬菌体角色引关注

来源:100医药网 2024-07-02 10:40

新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很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前置因素,即先有微生物组的改变,随后才发生糖尿病,尽管这一因果关系尚需更多前瞻性和干预性研究来确证。

一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探索了不同地域及种族群体的2型糖尿病(T2D)、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也称为前驱糖尿病)及健康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组,揭示了特定细菌病毒、遗传变异与肠道微生物功能和T2D风险间的关联。

相关研究结果于2024年6月25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Strain-specific gut microbial signatures in type 2 diabetes identified in a cross-cohort analysis of 8,117 metagenomes 。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布莱根妇女医院的Daniel (Dong) Wang博士说, 不同的地理位置、种族和民族群体间的肠道微生物组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你只研究一小部分同质人群,你很可能会错过一些东西。这项迄今为止最大规模、最多元化的研究填补了先前研究可能遗漏的关键信息。

全球约有 5.37 亿人患有2 型糖尿病。2 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会逐渐失去有效调节血糖的能力。过去十年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 这些居住在我们肠道中的细菌、真菌和病毒集合体,它们的变化与2 型糖尿病的发病有紧密的联系。然而,之前关于肠道微生物组及其在2 型糖尿病中作用的研究规模太小,也不尽相同,因此无法得出重要结论。

新研究依托微生物组与心脏代谢疾病联盟(MicroCardio)的数据,整合了包括美、以、瑞、芬、丹、德、法、中等多国参与者在内的8117份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样本,覆盖不同健康状况人群。

论文第一作者是布莱根妇女医院的Zhendong Mei博士以及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Fenglei Wang博士。Wang说, 通过这项大型研究,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 构成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定物种和菌株如何在T2D的发展中发挥作用 ;另一个问题是, 这些微生物的具体功能活动是什么? 当我们分析这些数据时,我们识别出一组与2型糖尿病高度相关的微生物种群,其中包含若干新发现的微生物种类,

深入到微生物功能层面,研究揭示了菌株间功能差异的重要性,尤其是Prevotella copri菌株的突出作用。该菌株能够产生大量的支链氨基酸(BCAAs),而高BCAAs水平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联。这一发现提示了肠道微生物在调节宿主代谢健康中的潜在机制。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噬菌体作为肠道微生物组中感染细菌的病毒,可能扮演着调控特定菌株功能和分布的关键角色。噬菌体驱动的细菌变化可能以目前未知的方式影响2型糖尿病的风险,这开辟了微生物组研究的新视角,但也强调了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以明确噬菌体与糖尿病风险之间的确切联系。

通过对新诊断T2D患者样本的额外分析,研究团队确保了观察结果不受长期疾病状态或药物干预的影响,增强了结论的可靠性。这部分分析结果与整体研究趋势保持一致,进一步验证了他们的发现。

图片来自Nature Medicine, 2024, doi:10.1038/s41591-024-03067-7

Wang博士表示,他们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很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前置因素,即先有微生物组的改变,随后才发生糖尿病,尽管这一因果关系尚需更多前瞻性和干预性研究来确证。他补充说,如果这种微生物特征与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因果联系,那么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调整肠道微生物组来干预和降低患病风险。这意味着人们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使用益生菌或是采取粪便移植等方式,主动干预自身的肠道微生物组。

然而,这项研究的一个主要限制在于,它仅捕捉了研究对象在某一时点的肠道微生物组状态,未能跟踪随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未来的研究方向将侧重于长期跟踪观察肠道微生物组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深入探究特定菌株的功能特性,以更准确地阐明它们在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Huttenhower博士对此补充道,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复杂性和个性化既是研究的难点,也是其魅力所在。由于个体间肠道微生物组成和遗传背景的巨大差异,揭示普遍规律需要大规模的群体研究。但正是这种个性化特点,为我们提供了可能性,一旦掌握了关键规律,就可以针对性地调整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组,为预防和降低疾病风险提供个性化策略。(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Zhendong Mei et al. . Nature Medicine, 2024, doi:10.1038/s41591-024-03067-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