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重离子束诱变选育高效固碳微藻工程株研究获进展

重离子束诱变选育高效固碳微藻工程株研究获进展

来源: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4-07-09 10:18

该研究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提供的碳离子束,对环境适应性强的四尾栅藻进行诱变选育,获得了两株光合特性、固碳能力与野生型对比鲜明的突变株。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重离子束诱变选育高效固碳微藻工程株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重离子束辐射诱变对四尾栅藻突变株能量转换和碳代谢途径具有影响,并可以获得兼具高效固碳能力和抗逆性的四尾栅藻突变株。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生物资源技术》(Bioresource Technology)上。

微藻是一类在水域环境中广泛存在的单细胞水生植物,在碳捕获与封存、 三废 绿色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因此,研究微藻的生物学特性和代谢途径,开发出能够高效固碳的微藻工程株,将是推动该领域技术进步的关键。

该研究利用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提供的碳离子束,对环境适应性强的四尾栅藻进行诱变选育,获得了两株光合特性、固碳能力与野生型对比鲜明的突变株。其中,高固碳能力突变株生物量积累高于野生型的28.34 %,并表现出对长时间高光胁迫的适应性。研究通过对两株突变株光合特征与比较蛋白组学的关联分析发现,重离子束辐射诱导的中心碳代谢差异蛋白对突变株固碳能力强弱起到调控作用;与突变株固碳能力关联的三羧酸循环差异调控,为高效固碳微藻工程株选育提供了潜在靶点。

上述成果为选育高效固碳的微藻工程株开辟了新途径,并证明了重离子束诱变育种技术在培育具有工业应用潜力的抗逆性突变藻株方面的优势。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的支持。

重离子束诱变选育和突变株比较蛋白组学关联分析流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