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Medicine |
![]() |
近年来,手术神经调节技术的进步使得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长期持续的颅内监测。7月12日Nature Medicine的研究报道 Disruption of neural periodicity predicts clinical response after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研究人员利用这一机会,识别了在接受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的12名难治性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中,神经预测临床状态的指标。基于初始五名患者在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区域的持续神经记录开发了神经行为模型,并在额外七名患者的验证队列中进行了测试和验证。在DBS激活前,患者处于症状最严重的状态,此时theta/alpha(9 Hz)波段的功率显示出显著的昼夜节律模式,并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在症状持续的患者(非反应者)中,神经数据的可预测性始终保持较高水平。相比之下,在症状得到改善的患者(反应者)中,神经数据的可预测性显著降低。这一神经特征即使在有限时间的记录中也能准确分类临床状态,表明其具有可推广性,能够促进治疗决策。
传统的精神疾病和监测结果的方法主要依赖于症状现象学的分类,这种方法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为精神病学领域提供了标准化,并促进了从业者之间的沟通。然而,现代批评的重点之一是其固有的现象学性质,侧重于症状群体的模式,而非基础原因和机制。过去十年,研究这些疾病及其治疗的机制性框架发展的兴趣显著增加。最广泛采用的框架是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NIMH)的研究领域标准(Research Domain Criteria,RDoC),这是一个以基本神经行为构造为定义的跨诊断框架,而不是症状群体。
为了解其神经生理基础,研究团队专注于反应选择(response selection)和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这两个在认知控制(cognitive control)中的相关构造。在决策过程中,这些构造指的是识别相关因素、忽略无关因素并做出最佳决策的能力,以及抑制强迫性自动反应的能力。通过识别由VC/VS DBS产生的神经特征,希望能推进对OCD病理机制的理解,并改进其监测和治疗策略。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Imugene公布异体CAR-T疗法Azer-cel治疗三线以上DLBCL的1b期试验优异缓解率数据 (2025-07-15)
- 勃林格殷格翰与利奥制药达成合作,以推进圣利卓®(佩索利单抗)的商业化和进一步开发 (2025-07-15)
- 财富大师与养生专家的悖论:论黄树忠“自证型养生”的实践哲学 (2025-07-15)
- 财富大师与养生专家的悖论:论黄树忠“自证型养生”的实践哲学 (2025-07-15)
- 强生医疗科技加码中国战略 构筑医疗创新生态新格局 (2025-07-14)
- 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2025年热门护肝片成分、效果、口碑深度分析,长期熬夜、饮酒人士必看科学护肝攻略 (2025-07-14)
- 2025十大护肝片品牌排名,成分、技术深度评测,哪个牌子效果最好 (2025-07-14)
- 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2025年中国十大护肝片品牌排名实测 (2025-07-14)
- 护肝片哪个牌子效果最好?2025年全球十大热门护肝片品牌解析出炉 (2025-07-14)
- 慢阻肺患者的长期管理新策略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