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代糖塌房了?最新研究发现,赤藓糖醇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心脏病风险 |
![]() |
来源:医诺维 2024-08-09 10:47
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担忧,仅食用30克赤藓糖醇就会急性刺激直接形成血凝块,这增加了心脏病风险。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评估赤藓糖醇的长期心血管安全性。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在"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ngestion of the Non-Nutritive Sweetener Erythritol,but Not Glucose,Enhances Platelet Reactivity and Thrombosis Potential in Healthy Volunteers"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赤藓糖醇会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风险,从而可能会增加心脏病风险。仅食用30克赤藓糖醇,就会导致血液赤藓糖醇浓度增加1000倍以上,并且在所有参与者中均表现出血小板聚集反应的急性增强。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人类干预研究,在20名健康参与者中测试了赤藓糖醇或葡萄糖摄入对参与者血小板反应的影响,每组10名参与者,分别服用30克赤藓糖醇或葡萄糖。
结果发现,服用葡萄糖参与者的血液赤藓糖醇平均浓度为3.75 mol/L,而服用赤藓糖醇参与者的血液赤藓糖醇平均浓度为6480 mol/L。
相比之下,食用赤藓糖醇的参与者在进食后的平均赤藓糖醇水平增加了1000多倍。
此外,参与者在食用赤藓糖醇后血栓形成显著增加,而葡萄糖组则没有发生变化。摄入赤藓糖醇增强了血小板致密颗粒标志物血清素和血小板 颗粒标志物CXCL4的刺激依赖性释放。相比之下,葡萄糖摄入并没有显著增加血清素或CXCL4的刺激依赖性释放。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担忧,仅食用30克赤藓糖醇就会急性刺激直接形成血凝块,这增加了心脏病风险。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评估赤藓糖醇的长期心安全性。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月,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Medicine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The artificial sweetener erythritol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 risk"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摄入赤藓糖醇,与凝血风险升高有关,与心高风险相关,包括心脏病、中风或重大心脏不良事件的风险。
在两个独立的验证队列中,血液中赤藓糖醇水平最高的人,发生主要不良的风险分别高1.8和2.21倍。
除了赤藓糖醇以外,木糖醇也会导致血液水平类似升高,并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血小板聚集。
2024年6月6日,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Xylitol is prothrombotic and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过量摄入木糖醇与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升高近2倍相关,进一步机制研究发现,木糖醇会导致血小板聚集并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并增强了血小板反应性的多项功能指标。
尽管如此,这几项研究均为观察性研究,并不能直接表明因果关系。但根据之前的研究,这些结果足以令人担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吃对食物护肠道,远离乳腺癌!Front Nutr:遵循肠道菌群友好饮食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更低,高分者患病几率降三成多 (2025-07-15)
- “男男生子”成真?我国学者首次创造出可存活到成年且可育的“双父”小鼠 (2025-07-15)
- A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发现,强力产ILA的肠菌联合菊粉,可以减少神经炎症和Aβ积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相关认知障碍 (2025-07-15)
- Sci Rep:无WNT培养基培育头颈部肿瘤类器官精准还原肿瘤特性,助力放化疗反应预测,为个性化治疗添新利器 (2025-07-15)
- 国度医保局:我国根本医保参保率稳固在95% (2025-07-15)
- 左氧氟沙星能够招致跟腱断裂?专家如许答复→ (2025-07-15)
- 双载荷ADC,掀起新浪潮 (2025-07-15)
- 《自然·衰老》:全面预测衰老!5万余张“脑片”分析发现,大脑成像数据可预测认知障碍、脑萎缩、老年人身体虚弱、慢性病等等结局 (2025-07-15)
- 强生医疗科技加码中国战略 构筑医疗创新生态新格局 (2025-07-14)
- 胖不胖,肠道里的“维生素B1工厂”说了算!Front Microbiol研究发现肥胖者肠道硫胺素合成减少,菌群也乱了套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