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辐射诱导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失调介导放射性直肠病的发病机制 |
![]() |
来源:中山大学 2024-08-16 10:08
结果表明,辐射诱导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失调与RP的发病机制有关,靶向“肠道-免疫”轴的途径可显著改善辐射后组织损伤。该研究为临床减轻辐射诱导的损伤提供了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放射性直肠病(RP)是盆腔(如前列腺、直肠和子宫肿瘤等)放射治疗后的常见副作用,发病率高,而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辐射会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然而,RP中参与宿主-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共代谢产物和调节网络特征尚未阐明。
生命科学学院陆勇军教授团队与附属六院王辉教授团队使用RP小鼠模型和多组学策略来表征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与宿主系统的相互作用,以揭示肠道菌群通过其共代谢产物参与辐射保护的机制。代谢组学结果显示,RP小鼠和放射治疗患者的粪便和血清中肠道共代谢物3-羟基丁酸(3HB)浓度显著降低,且与促炎因子IL6的表达水平负相关;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进一步阐明了3HB在肠道炎症和组织损伤中发挥的辐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即3HB通过下调RP小鼠中G蛋白偶联受体43(GPR43)介导的IL6表达,显著改善辐射诱导的损伤。
此外,微生物组分析显示,与未经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辐射会导致RP小鼠和放射治疗患者肠道中潜在益生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丰度显著减少;小鼠灌胃A. muciniphila显著增加3HB浓度,下调GPR43和IL6的表达,并改善辐射损伤。以上结果表明,辐射诱导的肠道菌群和代谢失调与RP的发病机制有关,靶向 肠道-免疫 轴的途径可显著改善辐射后组织损伤。该研究为临床减轻辐射诱导的损伤提供了新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该研究以 Gut Microbiota-Derived 3-Hydroxybutyrate Blocks GPR43-Mediated IL6 Signaling to Ameliorate Radiation Proctopathy 为题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葛振煌副研究员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陆勇军教授、王怀明副教授和王辉教授为该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合作团队的成员对该文章做出了贡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医工“破界”立异:为安康守护按下“快进键” (2025-10-17)
- 国度医保局:全面推动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造扩面提质 (2025-10-17)
- 医疗东西监管律例轨制研讨任务漫谈会在新疆召开 (2025-10-17)
- NEJM:指南终于要改写了!中山大学团队发现,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无需盆腔淋巴结清扫 (2025-10-17)
- 国产CAR细胞疗法,又双叒叕登上顶刊 Cell:BCMA-CAR-T治疗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 (2025-10-17)
- PNAS:精子也“飙车”?科学家发现能量开关,有望颠覆不孕与避孕未来 (2025-10-16)
- Cell: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交谈调节突触重塑 (2025-10-16)
- 香港西医病院开院首年将提供门诊及日间住院等服务 (2025-10-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氯雷他定片等80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10-16)
- 《自然·神经科学》:从身到心,一次改善!单剂量裸盖菇素可快速且持续地缓解慢性疼痛小鼠痛觉异常和情绪障碍 (2025-10-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