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anobiotechnology:大肠杆菌介导的多功能纳米颗粒可与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和化疗协同有效治疗肿瘤 |
J Nanobiotechnology:大肠杆菌介导的多功能纳米颗粒可与聚焦超声消融手术和化疗协同有效治疗肿瘤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0-26 11:17
本研究通过结合产气工程菌GVs-E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靶向增效剂,即PEI-PLGA/ EPI/PFH@ Fe3O4多功能载药NPs的大肠杆菌。聚焦超声消融手术(FUAS)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技术,通过将超声能量集中在肿瘤上,引起热、空化或机械效应,导致靶组织不可逆,该方法已成功用于治疗各种良。然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较低,阻碍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超声穿透越深,能量越小,对较大肿瘤和较深肿瘤的治疗效果就越差。虽然增加治疗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提高疗效,但也会增加皮肤或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
增效剂(SAs)的出现显著改善了FUAS的治疗,其中包裹全氟己烷(PFH)的PLGA纳米颗粒(NPs)被证明特别有效。PFH通过液气相变产生大量微泡,增强超声成像,作为空化核,提高FUAS的有效性。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良好的包封性和可生物降解性,已广泛用于体内给药。PEI改性通过将PLGA NPs的表面电位由负变为正,增强了其递送潜力。尽管有这些进步,传统的增效剂主要依赖于增强渗透性和保留效应(EPR),缺乏肿瘤靶向特异性。
此外,实体肿瘤复杂的缺氧微环境进一步使其递送复杂化,导致到达肿瘤的剂量不够理想,停留时间短,协同效果降低,非靶标损伤风险增加。研究人员已经通过标记特异性蛋白或受体成功实现了肿瘤靶向,但在肿瘤类型、体内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因此,开发一种靶向性强且安全的给药系统对于提高治疗效率至关重要。
由于的快速增殖和耗氧,几乎所有实体瘤都存在缺氧区。大肠杆菌等厌氧菌可主动脱离血液循环进入肿瘤定植,在缺氧微环境中存活和增殖,并可通过鞭毛深入穿透肿瘤。这些独特的特性使它们成为靶向肿瘤的理想生物载体。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修饰细菌不仅可以降低毒性,还可以提高肿瘤靶向性,开启了以细菌为基础的肿瘤治疗的新时代。通过基因修饰,研究人员成功地将声学报告基因(ARG)整合到大肠杆菌中,以产生气体囊泡(GVs)。这些充满气体的蛋白质纳米颗粒可以作为USI的造影剂,也可以作为空化核心来增强FUAS治疗。大肠杆菌可以有效靶向肿瘤并定植肿瘤,同时自主产生gv,可能减少对外部造影剂的需求,提高生物安全性。
图片来源:
近日,来自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在J Nano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US/PA/MR multimodal imaging-guided multifunc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io-targeted synergistic agent for tumor therapy 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大肠杆菌介导的多功能纳米颗粒可与PFUS和化疗协同有效治疗肿瘤,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策略。
聚焦超声消融手术是一种微创治疗选择,已用于各种肿瘤。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高、图像引导模式单一、术后肿瘤残留等问题阻碍了其临床进展。脉冲聚焦超声(PFUS)可以通过调节占空比来调节热效应与非热效应的比例,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多功能产气工程菌生物靶向协同系统。
PLGA/EPI/PFH@ Fe3O4的制备过程
图片来源:
大肠杆菌(E.coli)的基因改造涉及插入一个声学报告基因来编码气体囊泡,从而产生能够靶向肿瘤缺氧的产气大肠杆菌(GVs-E.coli)。大肠杆菌在肿瘤内定植和增殖,而gv促进了超声成像和配合PFUS。此外,还制备了含有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 Fe3O4)、全氟己烷)和表柔比星(EPI)的多功能阳离子聚乙烯亚胺(PEI)-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颗粒(PEI-PLGA/EPI/PFH@ Fe3O4)。这些纳米颗粒提供了增效PFUS、辅助化疗和多模态成像能力。
大肠杆菌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有效地引导PEI-PLGA/EPI/PFH@ Fe3O4在肿瘤靶区蓄积,对肿瘤根除产生协同治疗作用。总之,大肠杆菌介导的多功能纳米颗粒可与PFUS和化疗协同有效治疗肿瘤,克服了目前FUAS治疗的局限性,提高了安全性和有效性。这种方法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很有前途的新策略。
多功能 产气 工程细菌靶向增效剂联合PFUS用于肿瘤治疗
图片来源: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结合产气工程菌GVs-E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生物靶向增效剂,即PEI-PLGA/ EPI/PFH@ Fe3O4多功能载药NPs的大肠杆菌。这种新型多功能生物靶向增效剂联合PFUS消融术的发展为FUAS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该策略证明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Li Ren et al. US/PA/MR multimodal imaging-guided multifunc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bio-targeted synergistic agent for tumor therapy. J Nanobiotechnology. 2024 Oct 10;22(1):615. doi: 10.1186/s12951-024-02868-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thods:PF555——突破活细胞成像的光漂白瓶颈,开启长时程追踪新纪元 (2025-01-22)
- 湖南提升医疗保证质量 群众看病负担无效加重 (2025-01-22)
- Adv Sci:低剂量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疗法或有望有效减缓机体肿瘤的生长 (2025-01-22)
- Nature Medicine:脑机接口,让瘫痪者也能玩电子游戏 (2025-01-22)
- 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于颖彦教授发表类器官活库的标准化建设与挑战综述 (2025-01-22)
- 什么时候更适合安装假肢?湖南国安一招告诉你! (2025-01-22)
- JAMA子刊:太极拳与rTMS联手出击,改善老年人睡眠和认知功能的新希望! (2025-01-21)
- 重磅!国家杰青/优青项目没了!避免“帽子化” (2025-01-21)
- Front Cell Neurosci:科学家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大脑类器官技术来揭示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2025-01-21)
- 国度医保局:2024年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 (2025-01-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