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anobiotechnology:双重伪装纳米颗粒可增强肿瘤光热免疫治疗 |
来源:100医药网 2024-10-28 14:46
RAW264.7细胞作为沙门氏菌的载体,提供针对宿主免疫系统的保护,并促进沙门氏菌靶向递送到肿瘤核心。纳米颗粒(T eNPs)由于其优异的光热转化特性,已被应用于肿瘤的光热治疗中。然而,tenps在生物医学应用中仍面临肿瘤聚集性低、全身清除率高、生物相容性不理想等诸多问题。如何安全有效地将治疗性纳米材料运送到肿瘤部位以提高治疗效果仍然是一个挑战。随着人们对肿瘤组织中细菌的了解越来越多,细菌成为一种很有前景的药物载体,其优点之一是,由于实体瘤的混乱、抑制、缺氧和富营养化,细菌可以优先在肿瘤组织中定植。
随后,利用细菌作为生物反应器和载体,通过生物矿化和生物还原原位合成功能纳米颗粒得到了大力发展,因为细菌易于培养,增殖迅速,生物活性高。然而,细菌的表面修饰可能会使药物分子过早泄漏,增加未知的风险。在生物活性分子的帮助下,细菌可以将吸收的无机离子转化为纳米粒子而不影响其表面特性。有报道称纳米颗粒(T eNPs)可以在多种细菌中合成。因此,在细菌内合成T - e有望用于肿瘤的高效治疗。
细菌固有的免疫原性可能在体内循环过程中引起强烈的细胞因子风暴和致命的副作用,这使得研究人员对使用细菌介导的治疗方法更加谨慎。Gassensmith s group利用金属有机骨架(MOF)对大肠杆菌CFT073表面进行了仿生矿化处理,包封过程防止了细菌表面抗原的过早暴露和破坏。Liu等研究小组报道了一种伪装策略,通过简单地用细菌挤压红细胞膜来产生隐形细菌,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炎症反应和副作用。在作者之前的工作中,膜也被用来提高纳米颗粒治疗的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提取细胞膜或多或少会破坏细胞膜的功能。与细胞膜碎片相比,整体细胞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感知多种信号,移动到体内特定部位,并执行复杂的反应行为。巨噬细胞是主要的肿瘤浸润性免疫细胞群,在调节肿瘤进展中起关键作用,M1巨噬细胞分泌免疫原性细胞因子,如IL-12和TNF ,提高免疫应答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因此,用巨噬细胞阻断细菌可能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减少细菌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策略。
图片来源:
近日,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检验医学院的研究者们在J Nano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Double-camouflaged tellurium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photothermal immunotherapy of tumor 的文章,该研究揭示了双重伪装纳米颗粒可增强肿瘤光热免疫治疗,可以提供高效和安全的癌症治疗。
纳米颗粒的光热转换特性已被广泛研究,使其成为肿瘤光热治疗的有希望的候选材料。然而,在开发高效的te基给药系统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
RS-Te的制备示意图
在这里,纳米颗粒与减毒沙门氏菌(S-Te)中的生物活性分子矿化,随后被巨噬细胞(RAW264.7)摄取,以构建双重伪装的递送平台(RS-Te)。值得注意的是,RS-Te在近红外照射下保持了优异的光热性能,矿化过程消除了细菌增殖的潜力,从而减轻了细菌在体内过度生长的风险。此外,巨噬细胞对细菌的摄取不仅使它们极化为M1巨噬细胞,诱导抗反应,而且还绕过了细菌表面复杂抗原引起的任何不良反应。结果表明,RS-Te能有效地在肿瘤中积累和保留。rs - te介导的光热免疫疗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近红外激光照射诱导的树突状细胞的成熟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启动。此外,RS-Te可以将巨噬细胞的激活从免疫抑制的M2表型转变为更具炎症性的M1状态。这种双重伪装的输送系统可以提供高效和安全的癌症治疗。
rs - te触发的肿瘤光热免疫治疗策略示意图
综上所述,RAW264.7细胞作为沙门氏菌的载体,提供针对宿主免疫系统的保护,并促进沙门氏菌靶向递送到肿瘤核心。此外,巨噬细胞伪装的细菌有效地避免了细菌单独发生的不良免疫反应。RS-T - e平台通过免疫细胞、细菌和无机纳米材料之间的协同相互作用,提高了肿瘤靶向效率和治疗效果,同时提高了癌症治疗的安全性。( 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Chaoqing Li et al. Double-camouflaged tellurium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photothermal immunotherapy of tumor. J Nanobiotechnology. 2024 Oct 8;22(1):609. doi: 10.1186/s12951-024-02853-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thods:PF555——突破活细胞成像的光漂白瓶颈,开启长时程追踪新纪元 (2025-01-22)
- 湖南提升医疗保证质量 群众看病负担无效加重 (2025-01-22)
- Adv Sci:低剂量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疗法或有望有效减缓机体肿瘤的生长 (2025-01-22)
- Nature Medicine:脑机接口,让瘫痪者也能玩电子游戏 (2025-01-22)
- 瑞金医院普外科/上海消化外科研究所于颖彦教授发表类器官活库的标准化建设与挑战综述 (2025-01-22)
- 什么时候更适合安装假肢?湖南国安一招告诉你! (2025-01-22)
- JAMA子刊:太极拳与rTMS联手出击,改善老年人睡眠和认知功能的新希望! (2025-01-21)
- 重磅!国家杰青/优青项目没了!避免“帽子化” (2025-01-21)
- Front Cell Neurosci:科学家深入探讨如何利用大脑类器官技术来揭示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 (2025-01-21)
- 国度医保局:2024年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 (2025-01-2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