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RNA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或能转化为开发促进肠道健康的新型策略 |
![]() |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2-06 13:57
本文研究增加了科学家们对RNA协调机体代谢控制过程的理解,这种代谢控制或许是一种能促进在动态营养蓝图中优势微生物群落在体内适应性的重要因素。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题为 The global RNA-binding protein RbpB is a regulator of polysaccharide utilization in 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亥姆霍兹感染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多形拟杆菌中识别出了一种特殊蛋白和一组小核糖核酸(sRNAs)或能调节糖代谢,相关研究发现揭示了肠道微生物适应不同营养条件背后的分子机制,这一研究加深了科学家们对这种细菌在人类肠道中发挥作用的理解,并有望为通过微生物开发新型治疗性策略从而促进机体健康铺平道路。
肠道在人类机体健康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微生物的组成和其对人类健康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细菌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肠道环境的影响,因此,肠道共生体如何根据每日的营养波动来适应代谢就成为了如今微生物研究的中心话题。尽管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因人而异,但有几种是普遍存在的,其中一种就是多形拟杆菌(Bacteroides thetaiotaomicron),这些微生物在基因组中被称为多糖利用位点(PULs,polysaccharide utilization loci)的特定位点上编码了数十种不同的多蛋白复合体,PULs复合体能促进细菌结合、分解并进口特定的多糖,从而促进其实现成功的肠道定植。
RbpB能促进哺乳动物机体肠道中的黏液觅食技能
PUL复合体的产生在转录水平上受到了严格控制,然而,其是如何被转录后调节从而适应环境改变的,在很大程度上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进行一系列体外和体内实验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者Alexander Westermann博士说道,我们的调查揭示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基于RNA的调节回路,其或能控制多形拟杆菌中PUL的表达,这一研究补充了此前专注于转录控制机制的相关研究。
这一网络的核心就是RNA结合蛋白RbpB,研究者发现,RbpB的缺失会明显损伤微生物的肠道定植,功能性分析结果表明,RbpB能与数百种细胞转录物相互作用,其中包括一组拥有14个成员的旁系非编码RNA分子(旁系sRNAs家族,简称FopS),RbpB和FopS能共同控制机体的分解代谢过程,从而确保微生物能最佳地适应不断改变的营养状况。
研究者补充道,这项研究或能帮助理解RNA协调的代谢控制机制,这对于优势微生物群物种的适应性至关重要。未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会更详细地研究RbpB的结构并确定RNA结合的关键机制,他们还计划分析RbpB和其它RNA结合蛋白之间的功能相似性,从而揭开其它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中心转录后枢纽。对细菌基因和蛋白质功能的深入了解或能显著促进新型疗法的开发从而抵御感染和肠道疾病,并能通过操控肠道菌群的生物活性来促进机体健康;本文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希望的手段来帮助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群落并利用其来开发新型疗法策略。
综上,本文研究增加了科学家们对RNA协调机体代谢控制过程的理解,这种代谢控制或许是一种能促进在动态营养蓝图中优势微生物群落在体内适应性的重要因素。(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R ttiger, AS., Ryan, D., Spiga, L.et al..Nat Commun16, 208 (2025). doi:10.1038/s41467-024-55383-8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自然》子刊:缺氧竟能保护神经元!哈佛团队发现,低氧空气会在大脑中构筑“抗毒性”环境,预防/挽救帕金森病相关神经元丢失和运动障碍 (2025-08-10)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合作发表最新Cell论文 (2025-08-09)
- Nature:人类最大基因数据库上线!科学家解读近50万英国人的“生命源代码” (2025-08-08)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治疗MASH研究成果登顶国际肝病学顶刊 (2025-08-07)
- 曹雪涛院士出任主编,中国免疫学会推出高水平新期刊,聚焦免疫与炎症 (2025-08-07)
- 《肝脏病学》:肝癌耐药的幕后推手曝光!华科大团队揭示驱动肝癌对仑伐替尼获得性耐药的新机制,NEK7发挥关键作用 (2025-08-07)
- 唾液中竟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线索?PLoS One最新研究揭示关键基因关联 (2025-08-07)
- 央视揭水光针陷阱:打「不能注射」产品,用「消字号」麻醉 (2025-08-07)
- 祝贺!季强/徐星/周忠和获2025未来科学大奖,证实鸟类起源于恐龙 (2025-08-07)
- Nature子刊:溶瘤细菌来了 (2025-08-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