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PNAS:中国科学院肖武汉课题组发现蛋白SMYD3抑制抗病毒免疫反应

PNAS:中国科学院肖武汉课题组发现蛋白SMYD3抑制抗病毒免疫反应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2-27 14:13

这项研究揭示了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3在调节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并为影响其激活的IRF3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是I型干扰素信号传导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它的激活必须受到严格控制,以有效激活先天,同时避免其过度激活。然而,IRF3的确切调控及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肖武汉(Xiao Wuhan)教授课题组鉴定出蛋白SMYD3(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3, 包含SET和MYND结构域的蛋白3)是I型干扰素信号传导通路的负调控因子,而且SMYD3直接催化IRF3在赖氨酸39处的二甲基化。

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Direct lysine dimethylation of IRF3 by the methyltransferase SMYD3 attenuates antiviral innate immunity 。

肖武汉课题组首先发现,SMYD3负调控RNA病毒和DNA病毒诱导的先天抗病毒反应,而且SMYD3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抑制作用取决于它的酶活性。敲除SMYD3或抑制它的酶活性可增强抗病毒基因表达并抑制病毒复制。

此外,肖武汉课题组发现,SMYD3与IRF3相互作用,从而催化IRF3在赖氨酸39处的二甲基化。这种二甲基化抑制IRF3的磷酸化、二聚化和随后的核转位,最终抑制IRF3激活和下游I型干扰素信号传导。

IRF3在赖氨酸39处的二甲基化在病毒感染后增加,而且IRF3在赖氨酸39处的甲基化导致它的活性丧失。

为了验证他们的发现,肖武汉课题组利用小鼠和斑马鱼作为体内模型,证实与野生型兄弟姐妹相比,小鼠和斑马鱼的Smyd3缺乏使它们对病毒感染更具抵抗力。

综上所述,这项研究揭示了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3在调节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并为影响其激活的IRF3的调节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Zixuan Wang et al,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5). DOI: 10.1073/pnas.2320644122.

SMYD3 enzyme found to suppress antiviral immune response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2-smyd3-enzyme-suppress-antiviral-immune.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