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研究显示,富含水果、咖啡、巧克力和葡萄酒的饮食,显著降低代谢综合征风险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3-03 10:59
这项涉及 6000 多人的研究显示,富含水果、巧克力、葡萄酒和咖啡的饮食可将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 23%。这项研究也是世界上将多酚与预防心脏代谢问题联系起来的最大规模研究。(Metabolic Syndrome,MetS)是一组代谢异常和激素改变的集合,是心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流行病比例上升。
富含水果和蔬菜的饮食可以预防代谢综合征,部分原因是它们的多酚含量高。多酚是一种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特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自然界中已鉴定出超过8000种多酚类化合物。其中最为人熟知且研究最广泛的包括酚酸(存在于咖啡和葡萄酒中)、类黄酮(常见于水果以及豆类和巧克力)、木脂素(存在于植物种子和橙子中)以及芪类(存在于红葡萄和红葡萄酒中)。
近日,《营养学杂志》(Journal of Nutrition)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ciations Between Polyphenol Intake,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Brazilian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ult Health (ELSA-Brasil)的研究论文。
这项涉及 6000多人的研究显示,富含水果(葡萄、草莓、巴西莓、橙子等)、巧克力、葡萄酒和咖啡的饮食可将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降低 23%。这项研究也是世界上将多酚与预防心脏代谢问题联系起来的最大规模研究。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研究对于喜欢水果、巧克力、咖啡和葡萄酒的人来说是个好消息,这些饮食中都富含多酚。虽然之前已有研究揭示了多酚摄入和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之间的关联,但从未在这么大的研究样本(6378人)和这么长的时间(8年)中得到验证,这项大规模研究毫无疑问地揭示了富含多酚的饮食可能是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风险和预防代谢综合征的有价值的策略。
该研究中分析的数据来自 ELSA-Brazil,这是一项纵向成人健康调查,自 2008 年以来跟踪了巴西六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约 1.5 万名工作人员。在纳入分析的 6378 名参与者中,有 2031 人发生了代谢综合征 当出现至少以下至少三种情况时:腹部肥胖、、、高甘油三酯和高血脂,被认为是有代谢综合征。
研究团队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饮食习惯以及 92 种富含多酚类物质的食物的摄入频率。该研究还考虑了不同烹饪和加工方法的影响,以确保准确测量多酚摄入量。
研究结果显示,与从食物中摄入最低水平的多酚(177毫克/天)相比,摄入最高水平的多酚(469毫克/天),可降低 23% 的代谢综合征风险。摄入酚酸(咖啡、红葡萄酒和茶中含量丰富的一类多酚)可以减少类似风险。研究结果还显示,黄烷-3-醇(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摄入量与代谢综合征风险降低 20% 相关,而红葡萄酒是研究样本中黄烷-3-醇的主要来源,占该化合物总摄入量来源的 80%,巧克力则是另一个重要来源,占 10%。
该研究还显示了多酚对其他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心脏代谢疾病(例如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甘油三酯升高)的影响。多酚对代谢和心脏疾病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不考虑各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例如性别、年龄、吸烟和运动锻炼)的情况下,摄入更多多酚类物质的参与者患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或甘油三酯升高的风险大幅下降。
总的来说,该研究显示,较高的膳食多酚摄入量(特别是酚酸、木脂素、芪类化合物、其他多酚类物质及黄烷-3-醇)与代谢综合征(MetS)及相关心脏代谢疾病的发生风险呈显著负相关。该研究结果提示,富含多酚的饮食模式可作为降低人群心脏代谢风险、预防代谢综合征的有效策略,或将为膳食修订及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研究团队还表示,除了从食物中摄入的多酚类物质的总量以外,食物多样性也很重要,因为多酚对健康有益的理由之一是它们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能力,这个过程可以刺激益生菌生长,一个人的饮食摄入和多酚来源越多样化,对他们的肠道微生物群的影响就越好,从而对他们的整体健康产生更好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论文:柔性电子贴片,实现向内脏器官细胞的精准高效递送 (2025-05-13)
- Nature:科学家首次绘制出果蝇大脑完整的神经系统地图 (2025-05-13)
-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神经活动影响大脑脑膜淋巴系统发育 (2025-05-13)
- JECCR:红细胞,看错你了!科学家发现,红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会促进肿瘤细胞表型变化,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 (2025-05-13)
- Cell Res:我国学者首次使用现货通用型CAR (2025-05-13)
- 啤酒肚的罪魁祸首?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最新研究:科学家揭秘酒精是如何促进肝脏中脂肪堆积的 (2025-05-12)
- CRO砥砺前行:35家上市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对比 (2025-05-12)
- Nature Biotechnology: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2025-05-12)
- Nature: “误会”致癌基因?研究揭示髓母细胞瘤起源新图景,CNVs才是幕后“启动者”! (2025-05-12)
- 养生糙米竟是“毒米”?!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其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