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医学》:大获成功!2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可有效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脑萎缩减少近50% |
![]() |
《自然·医学》:大获成功!2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间充质干细胞疗法可有效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脑萎缩减少近50%
来源:奇点糕 2025-03-15 09:48
试验结果表明,单次和多次laromestrocel给药治疗轻度AD患者是安全可耐受的,在次要结局中表现出认知功能和大脑结构的改善。我们都知道,(AD)的疾病修饰疗法只有目前获批的三款单抗药物,尽管能够有效延缓疾病的进展,但三款药物都有20%左右,甚至更高的淀粉样蛋白相关影像学异常(ARIA)风险,以及潜在的脑萎缩进展和注射相关反应等不良事件,对治疗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影响。
因此,追求不同类型的新治疗策略是该领域研究人员努力的方向之一。
由于AD患者通常存在血脑屏障系统的失调和神经炎症,近年来,具有促生成、抗炎、调节和组织修复功能的间充质疗法,在AD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一些开发,小鼠实验显示,静脉内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可以减少磷酸化tau和神经炎症。
今天的《自然 医学》杂志刊登了一项双盲随机对照2a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使用骨髓来源的同种异体间充质干细胞产品laromestrocel治疗轻度AD,治疗组与安慰剂组的治疗中安全性相似,且没有报告输注相关反应、超敏反应和ARIA。与安慰剂组相比,治疗组的疾病进展和脑萎缩减缓,神经炎症减少。
这项试验于2021-2022年间在美国10个医学中心招募了49例轻度AD患者,以1:1:1: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4个组中,治疗时间均为4个月,组1为安慰剂组(每月一次),组2-4为治疗组,组2第一剂输注2500万个细胞,后3个月每月输注一次安慰剂;组3每月输注一次2500万个细胞;组4每月输注一次1亿个细胞。随访时间为39周。
主要结局方面,共有3例受试者在输注后4周内出现治疗中严重不良事件(TE-SAE),3个治疗组中各有1例,分别为3级、4级腰椎神经根病和4级急性,均与既往疾病有关,与研究药物无关,并且均得到处理。治疗组的TE-SAE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没有显著差异。
其他的不良事件(AE)中最常见的为和,没有出现死亡,或者是TE-AE导致的研究/治疗中断。血液学、化学、凝血或尿液指标方面未观察到具有临床意义的变化。没有受试者报告输注相关反应、超敏反应和ARIA。
研究的安全性结局
这表明,laromestrocel在不同剂量下的单次和多次给药方案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次要结局方面,研究预先指定的结局为复合阿尔茨海默病评分(CADS)在39周时相比基线的变化。CADS包括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CS-ADL)、临床痴呆评分(CDR-SB)、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分表(ADAS-Cog-13)和左侧海马体积(通过MRI评估)。
结果显示,安慰剂组的CADS呈进行性下降,即疾病逐渐恶化,而这种进行性下降在单独的治疗组2和总体的治疗组2-4中均显著改善。每个治疗组单独评估时,组2和组4均有显著改善。
探索性结局方面,所有受试者都接受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估(MMSE-2)、CDR-SB和ADAS-Cog-13对认知和功能的评估。3个治疗组的MoCA和MMSE-2评估结果都表现出改善趋势,但没有显著影响CDR-SB和ADAS-Cog-13。
安慰剂组(黑)、治疗组2-4(蓝、粉、玫红)的CADS、MoCA和MMSE-2评分
AD患者的脑萎缩涉及多个脑区,包括颞叶、枕叶、顶叶和额叶的广泛区域,尤其是海马,通常在疾病进展早期开始。本次试验中,安慰剂组接受MRI追踪的结果也表现出全脑和多个脑区体积的持续萎缩,而3个治疗组则有所减缓,组3和组4的减缓具有学显著性,减缓最多的为组3的57%,组2-4联合分析的结果为48.4%。
a:安慰剂组和治疗组4在39周时由MRI测量的脑容量变化(黄色为增加,蓝色为减少)
b:安慰剂组和3个治疗组的全脑体积变化
除此之外,治疗组的海马萎缩也有所减少,组2-4相比安慰剂组的左侧、右侧和双侧海马萎缩分别减少了62%、53%和59%,其中左侧和双侧的减少达到了统计学显著性。脑室扩大、灰质萎缩和颞叶皮层萎缩也表现出不同的改善趋势,但顶叶和枕叶皮层的萎缩没有改善。
相比安慰剂,所有治疗组的神经炎症减轻,其中组2达到统计学显著性。
事后分析显示,双侧海马体积、全脑体积和双侧脑室体积的变化均与MMSE-2评分的变化显著相关,这意味着,治疗后脑萎缩的改善与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改善有关。
综上所述,试验结果表明,单次和多次laromestrocel给药治疗轻度AD患者是安全可耐受的,在次要结局中表现出认知功能和大脑结构的改善。这些结果支持laromestrocel继续进行规模更大、随访时间更长的3期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抗衰老公司NewLimit获1.3亿美元融资,硅谷亿万富翁创立,通过表观遗传重编程延长人类健康寿命 (2025-05-09)
- 收到深圳海关缉私局通知,阿斯利康案尘埃落定? (2025-05-09)
- Sci Rep Gut Microbe:揭示肠道微生物与大脑健康的神秘联系,科学家一探“益生菌鸡尾酒”疗法的奥秘 (2025-05-09)
- Science:颠覆认知!有丝分裂新模式——细胞“不变形”也能造就多样性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