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按照睡眠科学家的建议,大部分18~60岁的成年人每天需要至少7小时的睡眠。如果睡眠不足,白天很可能会精神萎靡、反应变慢、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打折扣。长期睡眠不足的话,更是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的患病风险升高有关。

但世界上就是有一些人天生不需要太多睡眠,每天只睡不到6小时,甚至3~4小时就能保持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而且不会因为睡得比一般人少而折寿。具有这类天赋的人被称为天生的 短睡眠者 。

图片来源:123RF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科学家傅嫈惠(Ying-Hui Fu)教授多年来致力于寻找短睡眠者并弄清楚是什么因素让这些人不需要太多的睡眠。很多自称天生不需要太多睡眠的人来到她的实验室,但真正的天生短睡眠者并不多 比如有些人只是早睡早起,并非睡得少,更别说有些人实际上只是因为失眠或熬夜而被迫少睡罢了。

直到2009年,傅教授与同校的Louis J Pt ček教授合作,在一对每天早上4点就自然醒的母女身上找到了一个罕见的基因突变。这个基因被称为DEC2,位于12号染色体,其功能与内在生物钟的调节有关。研究证明,仅仅是DEC2上的一个单点突变,就能让实验室里的果蝇和小鼠也可以每天比同伴少睡1、2个小时。

图片来源:123RF

此后的十多年,研究团队找到了更多短睡眠家族,一再确认不需要太多睡眠是一种由基因决定的天赋。不过造就短睡眠的基因不止是DEC2。2019年,他们在不同的短睡眠家族中确认了第二个和第三个短睡眠基因:10号染色体上的ADRB1和7号染色体上的NPSR1。前者与肾上腺素的功能有关,后者与调节睡眠的一种神经肽有关。紧接着在2020年,研究者发现编码代谢型谷氨酸受体的基因GRM1,发生的两种突变都会导致家族性自然短睡眠。

但总的来说,已经发现的短睡眠基因突变仍然屈指可数。考虑到睡眠的调节十分复杂,睡眠的功能相当多样,科学家推测,已经发现的短睡眠基因还只是完整图景中的几块拼图。

图片来源:123RF

研究人员指出,SIK3-N783Y突变主要导致其编码产生的酶在大脑的神经连接处(即突触)活性最高,并触发其他几种与睡眠相关的激酶(例如蛋白激酶A)发生活性变化,进而调节大脑的睡眠稳态。

从已经发现的天生短睡眠者来看,这些罕见的基因突变不仅使人睡得少,更令人羡慕的是,能让人在更短的睡眠时间内获得充分的睡眠好处。随着天生短睡眠的秘密被渐渐揭示,或许不久的将来科学家能从中找到方法来帮助更多人获得更高效的睡眠。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