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子刊:肠道菌群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 |
![]() |
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代谢物,例如次级胆汁酸、短链脂肪酸、B 族维生素和吲哚,积极参与调节宿主的各种生理过程。肠道微生物群与其代谢活动之间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可能会导致代谢、免疫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生。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尤其是次级胆汁酸,可能参与了 1 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疾病进展。动物实验显示,某些次级胆汁酸(例如熊去氧胆酸)可通过改善 细胞功能和调节葡萄糖代谢来降低患 1 型糖尿病的风险。还有人类研究显示,在高危个体出现胰岛自身免疫症状之前,其体内的次级胆汁酸的代谢就已经失调。
因此,靶向肠道菌群可能是治疗1 型糖尿病的一种有前景的方法,例如通过补充膳食纤维、给予益生菌或粪菌移植(FMT)来恢复肠道微生态稳态。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首先建立了一个特征明确的1 型糖尿病个体队列,以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和次级胆汁酸在 1 型糖尿病(T1D)中的作用。随后,研究团队对符合条件的参与者进行了洗涤微生物群移植治疗(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WMT),也就是将健康人群粪便中的功能微生物群移植到患者体内,重建新的肠道微生物群。
该研究发现,1 型糖尿病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以及有害菌多于有益菌的失衡有关。此外,1 型糖尿病患者表现出次级胆汁酸代谢受损。
研究团队进一步证实,旨在调控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的干预措施是安全的,可改善血糖控制,减少每天的胰岛素剂量,并减轻炎症。这些干预措施可重塑肠道微生物群,使其向更健康的状态转变,并促进次级胆汁酸的生成。对干预措施有反应的人群体内有益菌和次级胆汁酸水平升高,同时 C-肽反应也有所改善。
该研究的核心发现: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2025年福建省药品检验技能比武圆满收官 (2025-10-23)
- 引领医药项目管理迈向新高度--第二届中国医药企业项目管理大会定于11月在京召开 (2025-10-23)
- 牙周炎伴牙龈萎缩:8款医用级修复解决方案权威推荐 (2025-10-23)
- 辽宁:2025年11月1日起全面完成生养津贴发放至团体 (2025-10-23)
- 放射科与分研院联合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子刊,为动脉粥样硬化诊疗开辟新路径 (2025-10-23)
- 用药更少、服用更不便:我国幽门螺杆菌根除医治研讨取得新突破 (2025-10-23)
- 醉酒后光止吐没用!GFX 护肝胶囊用实力护肝脏 (2025-10-23)
- Nat Biotechnol:给免疫细胞“写记忆”!科学家发明不伤DNA的基因开关,抗癌能力有望持久升级 (2025-10-23)
- 《神经病学年鉴》:评估一个简单的转身动作,或可提前8.8年预测帕金森病! (2025-10-23)
- 颠覆“一胖毁所有”!最新研究:带这种“肥胖基因”缺陷,胖却血脂低、心血管风险降,大脑才是幕后调度官 (2025-10-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