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国产破伤风新药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7-11 15:24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斯泰度塔单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破伤风被动免疫选择,可能代表了一种比现有疗法更易获取且更标准化的替代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取代血浆来源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马破伤风抗毒素的巨大潜力。破伤风是一种由破伤风梭菌(Clostridium tetani)产生的强效神经毒素所引发的危及生命的感染。在世界许多地区,尤其是在低收入国家或疫苗接种计划不完善的地区,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2019 年,全球估计有 34684 人死于破伤风。
在全世界范围内,破伤风疫苗的接种覆盖率欠佳。2022 年,有 1430 万名婴儿没有接种第一剂白喉-破伤风-百日咳(DTP)疫苗,另有 620 万名婴儿仅部分接种了疫苗。此外,接种破伤风疫苗进行主动可能需要数周时间才能完全生效,而破伤风在暴露后潜伏期通常较短,中位数仅为 7 天。因此,免疫力不足且有易患破伤风伤口的人,需要接受被动免疫,以通过达到 保护性 抗体血清水平来提供即时保护。
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所有国家都应随时提供破伤风预防和治疗的被动免疫疗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受伤后使用马破伤风抗毒素进行被动免疫的疗法变得普遍起来。然而,它常常与不良反应相关联,过敏反应的发生率在 5%-30% 之间,致命性的发生率约为 0.001%。此外,马破伤风抗毒素在人体内的半衰期较短,仅能提供约两周的被动免疫。在发达国家,它已被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所取代,然而,HTIG存在着供应短缺、价格昂贵的缺点,此外,还存在着传染性病原体传播风险、严重过敏反应、IgA 缺乏患者潜在的免疫反应以及批次间的差异等问题。
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安全、高效且更易获取的替代品,以取代人血浆来源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马破伤风抗毒素,用于破伤风的预防和治疗。
2025 年 7 月 8 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传林主任医师、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王莞梅博士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发表了题为:Recombinant monoclonal antibody siltartoxatug versus plasma-derived 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 for tetanus: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active-controlled, phase 3 trial的临床研究论文。
这项随机、双盲、活性对照的 3 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全球首创的重组全人源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新药 斯泰度塔单抗(Siltartoxatug),相比当前唯一推荐的抗破伤风被动免疫疗法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可提供更好的短期和长期防护效果。
单克隆抗体(mAb)可通过标准化的工业流程大规模生产,已成为人血浆来源的人类免疫球蛋白在对抗多种传感染疾病方面的替代品,成功的例子包括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狂犬病毒的单克隆抗体。
近期的研究显示,单克隆抗体(mAb)可作为破伤风抗毒素(TAT)和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的替代品,这也得到了 WHO 的支持。
斯泰度塔单抗(Siltartoxatug,曾用名TNM002 或 TT069),是首个破伤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由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这是一种重组全人源 IgG1 单克隆抗体,可靶向破伤风毒素的 AB 片段,阻断破伤风毒素的转运并抑制其对 VAMP-2 蛋白的酶切活性,发挥被动免疫作用,通过 CHO细胞生产。在此前已完成的 1 期 和 2 期临床试验中,斯泰度塔单抗的安全性良好,在注射给药后 12 小时内提供了高水平的破伤风中和抗体滴度,并且保护性抗体水平可持续数月之久。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展示了来自确证性 3 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该试验比较了斯泰度塔单抗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HTIG)在预防破伤风易感伤口患者被动免疫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这项随机、双盲、活性对照的 3 期试验中,研究团队从中国 14 个省份的 28 家医院的急诊科招募了临床试验参与者,他们按照 2:1 被随机分配接受斯泰度塔单抗治疗(440 人,剂量为 10 毫克)或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治疗(221 人,剂量为 250 国际单位)。
该临床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结果显示,与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治疗相比,斯泰度塔单抗在注射 12 小时后使抗破伤风中和抗体滴度从基线水平增加( Titer) 0.01 IU/ml 的参与者比例方面表现出显著优越性(95.4% vs 53.2%),在 90 天时的对比为 91.5% vs 10.1%。
这些结果表明,斯泰度塔单抗在受伤后的短期和长期都比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提供了更好的保护,这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尽管大多数破伤风病例在受伤后 3-21 天内发病,但约 10% 的病例在 2 天内发病,3% 的病例在 30 天后发病。
两组在安全性方面相当,斯泰度塔单抗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8.2%(168/440),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9%(75/221)。在过敏反应方向,斯泰度塔单抗治疗组的过敏反应率为0.2%(1/440),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治疗组的过敏反应率为 0.9%(2/221)。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斯泰度塔单抗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破伤风被动免疫选择,可能代表了一种比现有疗法更易获取且更标准化的替代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取代血浆来源的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马破伤风抗毒素的巨大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斯泰度塔单抗已于今年 2 月份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成年人破伤风紧急预防。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全球首创:国产破伤风新药登上医学顶刊Nature Medicine (2025-07-11)
- Nat Aging:炎症衰老或是人类工业化生活方式的“隐形杀手”! (2025-07-11)
- 化疗腹泻不用愁!BMC Med:灭活脆弱拟杆菌显神通,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守护肠道健康,为癌症治疗添助力 (2025-07-11)
- 复旦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1)
- Nature子刊:于杰团队等揭示人源牛磺酸转运蛋白TauT的二聚化和底物识别机制 (2025-07-11)
- Environ Sci Technol:污水处理厂排出的“隐形杀手”——纤维与碎片微塑料成抗生素耐药基因载体,加剧水环境健康风险 (2025-07-10)
- 不抽烟,为什么会得肺癌?Nature:科学家揭秘空气污染如何促进非吸烟人群肺癌的发生 (2025-07-10)
- 江南大学发表最新Cell子刊论文 (2025-07-10)
- 赛多利斯推出 iQue® 5 高通量流式细胞分析仪:快速、灵活、智能,重构高通量筛选体验 (2025-07-09)
- STTT:上中医/北中医团队最新成果证实,天然产物乙酰缬草三酯通过双重铁死亡机制,抑制肠癌的生长、转移和耐药 (2025-07-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