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活性蛋白复合物有新发现!Commun Biol:提升吸收还调节菌群,为宝宝肠道健康和营养优化添力 |
![]() |
母乳活性蛋白复合物有新发现!Commun Biol:提升吸收还调节菌群,为宝宝肠道健康和营养优化添力
来源:100医药网 2025-07-17 14:39
研究发现乳铁蛋白-骨桥蛋白复合物可被肠道类器官吸收且不影响其活力,还能调节婴儿肠道菌群,增加短链脂肪酸生成,故其在优化婴儿营养方面潜力显著。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营养的供给至关重要,而母乳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更是为婴儿健康打下了坚实基础。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探索这些成分的奥秘,希望能为婴儿配方奶粉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近日,发表在Commun Biol上的一项研究Lactoferrin-osteopontin complexes: insights into intestinal organoid bioavailability and gut microbiota modulation聚焦于乳铁蛋白(LF)和骨桥蛋白(OPN)这两种关键乳源生物活性蛋白形成的复合物,深入探究了其在肠道中的生物利用度以及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为婴儿营养研究带来了新的启示。
乳铁蛋白和骨桥蛋白是母乳中极具代表性的生物活性蛋白,在调节、骨骼肌肉组织修复、肠道发育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牛乳铁蛋白和牛骨桥蛋白能形成可溶性复合物(SC)和复合凝聚物(CC),这些复合物可能增强其结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这一特性在婴儿配方奶粉和治疗干预中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探究这些复合物在肠道中的行为,研究团队采用了一种高通量3D顶端向外肠类器官平台。该平台模拟了人体肠道上皮的生理结构,能评估生物活性物质的吸收、转运等过程。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独的乳铁蛋白和骨桥蛋白相比,可溶性复合物和复合凝聚物都能被肠类器官细胞摄取,且这种复合形式不会影响肠类器官的活力,即使长时间暴露也能保持细胞存活,这为其在婴儿营养中的应用提供了安全性依据。
图 1:用于评估复合乳源生物活性物质生物利用度的高通量3D肠道类器官培养平台的开发与表征
进一步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这些复合物的吸收动态。在不同时间(3小时、8小时、24小时)和不同浓度(0.2mg/mL和1.0mg/mL)下,乳铁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肽段在类器官样本中被检测到的量有所不同。有趣的是,24小时后两种蛋白的肽段含量都有所增加,表明存在时间依赖性的摄取机制。值得注意的是,复合凝聚物形式在较长时间暴露(24小时)后,尤其是在较高浓度(1.0mg/mL)下,能促进乳铁蛋白更高水平的摄取,这可能与其结构有关,密集的宏观结构减少了蛋白酶的接触,有助于蛋白片段在消化后保持完整性,从而增强了与肠道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和吸收。
图 2:利用高通量平台评估乳铁蛋白、骨桥蛋白及其复合物对顶端向外人肠道类器官活力和摄取的影响
除了生物利用度,研究团队还通过基于生物反应器的体外结肠发酵研究,探究了乳铁蛋白-骨桥蛋白复合物对婴儿粪便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复合物显著改变了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其中短链脂肪酸(SCFAs)的产生量明显增加,尤其是丁酸盐水平的升高。丁酸盐作为维持肠道健康的关键代谢物,能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并发挥抗炎作用,对婴儿肠道健康至关重要。
在菌群组成方面,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复合物使微生物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有利于有益菌科的生长,如脆弱拟杆菌、多雷粪球菌、副拟杆菌属和共生梭菌等。这些菌群的变化不仅与短链脂肪酸的产生相关,还可能在炎症调节、抗感染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例如,脆弱拟杆菌具有抗炎特性,能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共生梭菌作为产丁酸盐菌,对肠道健康意义重大。
图 3:乳源生物活性复合物在体外婴儿肠道模型中对微生物活性和组成的影响
综合来看,这项研究全面揭示了乳铁蛋白-骨桥蛋白复合物在肠道中的生物利用度和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其不仅能提高生物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还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促进婴儿肠道健康,在优化婴儿营养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复合物有望应用于婴儿配方奶粉的开发,更好地模拟母乳的功能,为婴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Ceroni C, Dayon L, Van den Abbeele P, et al. Lactoferrin-osteopontin complexes: insights into intestinal organoid bioavailability and gut microbiota modulation.Commun Biol. 2025;8(1):1017. Published 2025 Jul 8. doi:10.1038/s42003-025-08460-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Nat Cell Biol:人体造血干细胞的代谢图谱,科学家解锁血液疾病治疗的新钥匙 (2025-07-17)
- TAK-861治疗1型发作性睡病的两项关键性III期研究取得积极结果 (2025-07-17)
- 母乳活性蛋白复合物有新发现!Commun Biol:提升吸收还调节菌群,为宝宝肠道健康和营养优化添力 (2025-07-17)
- Biomol Biomed:宫颈癌治疗新突破!传统中草药提取的穿心莲内酯或能减缓宫颈癌的生长 (2025-07-17)
- 清华大学发表最新免疫受体方面的Nature论文 (2025-07-17)
- “运动替身” 甜菜碱!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甜菜碱可模拟运动的有益效果,延缓衰老 (2025-07-16)
- 《自然》子刊:美国科学家发现,重度抑郁障碍患者体内6种蛋白水平,可以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症风险! (2025-07-16)
- 《自然》子刊:鹿茸真有抗衰精华?!中国科学家发现,鹿角胚芽祖细胞衍生外囊泡可显著延缓衰老,抗炎、保护神经、改善认知 (2025-07-16)
- Nature Medicine:如何用“病理学GPT”颠覆肺癌诊断,让三周等待缩短为44分钟? (2025-07-16)
- Nature子刊:刘光慧团队等揭示细胞衰老介导肺结核后遗症的分子机制,并提出潜在干预靶点 (2025-07-1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