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孕期抑郁不只是情绪问题!研究证实:抑郁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增 37%

孕期抑郁不只是情绪问题!研究证实:抑郁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增 37%

来源:100医药网 2025-10-09 14:19

孕期出现抑郁症状的孕妇,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37%,这一发现为全球数百万孕妇的产前保健提供了全新的预警方向。

在全球每 7 名孕妇中,就有 1 人受妊娠期糖尿病(GDM)困扰,而每 5 名孕妇里,约 1 人会在孕期经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这两种高发的孕期健康问题,长期以来被视为独立的风险因素,医生多关注它们各自对母婴的危害,却鲜少探究二者是否存在隐秘关联。

直到近日,中国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Nan Du 团队发表在《Frontiers in Endocrinology》的一项 Meta 分析,首次用明确数据揭开了这层联系:孕期出现抑郁症状的孕妇,患上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37%,这一发现为全球数百万孕妇的产前保健提供了全新的预警方向。

妊娠期糖尿病作为孕期最常见的代谢并发症,不仅会让孕妇面临子痫前期、剖宫产的高风险,还可能导致胎儿过大(macrosomia),甚至让母婴未来患 2 型糖尿病的概率升高;而孕期抑郁带来的影响同样深远,除了让孕妇陷入情绪低谷,还可能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以往,尽管有研究推测心理状态可能影响代谢健康,但始终缺乏量化证据。这次研究团队通过系统性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和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 2025 年 6 月 12 日的文献中,筛选出 8 项符合标准的高质量研究,涵盖中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 125,451 名孕妇,时间跨度从 2013 年至 2021 年,终于用严谨的数据证实了二者的关联。

展示研究选择过程的流程图

这些研究采用了多种国际公认的工具评估孕期抑郁,包括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抑郁自评量表(SDS)、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简版(CESD-10)及国际疾病分类诊断代码(ICD),确保了抑郁评估的客观性;妊娠期糖尿病则主要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确诊,这也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进一步保障了结果的可靠性。汇总分析显示,与无抑郁症状的孕妇相比,有孕期抑郁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汇总比值比(OR)为 1.37(95% 置信区间:1.20-1.54),意味着风险显著增加 37%。

图:母亲抑郁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风险影响的森林图

更关键的是,分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关联的稳定性:无论在哪个国家(中国、美国、澳大利亚)、采用哪种研究设计(前瞻性队列、回顾性队列、病例对照)、用哪种抑郁评估工具,结果都高度一致;即使排除样本量最大的研究(含 111,952 名孕妇)或置信区间最宽的研究,风险值几乎没有变化,且各研究间异质性极低(I =9.0%,P=0.361),说明这种关联并非偶然,在不同人群中都具有普遍性。

为什么情绪问题会影响血糖代谢?

研究指出,核心机制可能围绕人体的 压力-代谢 通路展开。抑郁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轴),导致皮质醇水平长期升高,而高皮质醇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让身体处理葡萄糖的效率下降;同时,抑郁还会引发全身轻度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会进一步干扰胰岛素信号传递,双重作用下,血糖调控系统容易失衡。此外,有抑郁症状的孕妇往往更易出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减少体力活动、偏好高糖高脂饮食、睡眠质量下降,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加重代谢负担,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不过研究也提到,由于纳入的 8 项研究均未报告孕妇是否使用抗抑郁药物,目前无法排除药物对血糖的潜在影响,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这一发现正在推动产前护理模式的转变。以往产检多聚焦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容易忽略孕妇的心理状态,而这项研究提示,将心理健康筛查纳入常规产前护理,可能成为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新突破口。研究团队建议,在孕早期(如 8-14 周)就用 EPDS 等工具开展抑郁筛查,若发现高风险孕妇,可提前进行 OGTT 检测,或提供个性化干预 比如专业的情绪疏导、针对性的生活方式指导(如规律的轻度运动、均衡的膳食搭配),这种 身心兼顾 的护理模式,能更全面地降低母婴健康风险。

对准妈妈们来说,不必因这项研究过度焦虑,反而可以借此更重视孕期情绪健康。如果持续两周以上感到情绪低落、对以往喜欢的事物失去兴趣,或频繁出现无助、自责感,别简单归为 正常的孕期反应 ,及时和医生沟通感受;日常可以通过散步、孕妇瑜伽等轻度运动调节情绪,同时保持以蔬菜、全谷物、优质蛋白为主的饮食结构,既能帮助稳定情绪,也能为身体代谢提供良好基础。记住,孕期的情绪健康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才是对自己和宝宝最全面的保护!(100yiyao.com)

参考文献:

Nan Du,Limin Dai,Min Xu, et al. . Front Endocrinol. 16. DOI:10.3389/fendo.2025.167252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