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企业频繁“裁员”凸显融资困境 |
![]() |
医药网10月18日讯 移动医疗行业近来波动不断,好大夫、就医160、寻医问药网等知名企业相继被爆出“裁员”,多家企业均回应称,人员变动因业务调整而起,属正常范围。业界分析认为,移动医疗烧钱的日子已经不再,在资方开始观望的同时,盈利模式不清晰仍是关键问题。
好大夫、就医160等被爆“裁员”
频繁出现的“裁员”让移动医疗备受关注,波及好大夫、就医160、寻医问药网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
上周,好大夫被爆裁员幅度50%,800位员工将只剩400位,并称技术部门裁掉40多人,UED(用户体验设计)将被裁掉50%,裁员对象更是波及总监级别。稍晚,好大夫方面表示该消息不实,称“好大夫在线正在进行智慧互联网医院正式开业前的准备,为此进行正常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调整,不存在文中所讲的情况。”好大夫在线CEO王航坦言,公司正进行全面转型,将团队调整为线上医院的结构,部门调整较大,人员亦有进有出,并表示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移动医疗领域现在处在寒冬期,大家对于整个移动医疗行业信心不足,稍有风吹草动,就引发恐慌。
号称移动医疗第一股的就医160早前也被传裁员300人,并撤销创新事业线。就医160回应称随着公司业务重点转移,公司计划对组织架构和部分业务团队进行优化,以团队和个人的业绩为依据,实施末位淘汰制,需要优化的人员占全公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8月,寻医问药也被传裁员50%,后回应称因公司认为需长期布局,裁减了母婴和移动医院两块业务的全部人员,即闻康云医(产品为闻康云移动医院App)和北京星童(旗下产品为巧育儿和花蜜宝宝),同时表示此举为暂时放弃,以后不排除会对外收购。
移动医疗盈利能力仍是关键
医药行业分析师史立臣认为,移动医疗企业频繁被“裁员”的背后,也暴露出移动医疗融资遇到困难。“目前绝大多数移动医疗企业尚未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几乎都在靠烧钱生存,资本方开始观望,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就医160于2015年12月底成功登陆新三板,根据其今年4月份披露的2015年年度报告,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371.98万元,同比增长71.87%,但净利润为-7141.04万元。
史立臣认为,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背后,政策层面对移动医疗的支持仍不够,“移动医疗本质与远程医疗无异,但政策层面对此仍有限制。”史立臣所说的限制,指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指出: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禁止医生私自远程医疗。
在医生自由执业仍存在诸多“隐形门”的情况下,移动医疗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已经显现出动力不足的态势。
2014年被看作是移动医疗的井喷之年。据粗略统计,当年移动医疗企业融资案例共计80余起,是过去5年里该领域所有融资案例数量总和的近3倍,总融资标的接近7亿美元,比前4年的总和多一倍。进入2015年,仅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就达到7.8亿美元,超过2014年全年总额。
新京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了移动医疗企业估值排名前十名,除了趣医网今年9月份宣布完成数额为2.16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外,下半年鲜有企业获新融资,另有平安好医生等4家企业在今年上半年获得最新一轮融资。
医药网新闻
好大夫、就医160等被爆“裁员”
频繁出现的“裁员”让移动医疗备受关注,波及好大夫、就医160、寻医问药网等多家业内知名企业。
上周,好大夫被爆裁员幅度50%,800位员工将只剩400位,并称技术部门裁掉40多人,UED(用户体验设计)将被裁掉50%,裁员对象更是波及总监级别。稍晚,好大夫方面表示该消息不实,称“好大夫在线正在进行智慧互联网医院正式开业前的准备,为此进行正常的组织结构和人员结构调整,不存在文中所讲的情况。”好大夫在线CEO王航坦言,公司正进行全面转型,将团队调整为线上医院的结构,部门调整较大,人员亦有进有出,并表示引起广泛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移动医疗领域现在处在寒冬期,大家对于整个移动医疗行业信心不足,稍有风吹草动,就引发恐慌。
号称移动医疗第一股的就医160早前也被传裁员300人,并撤销创新事业线。就医160回应称随着公司业务重点转移,公司计划对组织架构和部分业务团队进行优化,以团队和个人的业绩为依据,实施末位淘汰制,需要优化的人员占全公司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8月,寻医问药也被传裁员50%,后回应称因公司认为需长期布局,裁减了母婴和移动医院两块业务的全部人员,即闻康云医(产品为闻康云移动医院App)和北京星童(旗下产品为巧育儿和花蜜宝宝),同时表示此举为暂时放弃,以后不排除会对外收购。
移动医疗盈利能力仍是关键
医药行业分析师史立臣认为,移动医疗企业频繁被“裁员”的背后,也暴露出移动医疗融资遇到困难。“目前绝大多数移动医疗企业尚未形成清晰的盈利模式,几乎都在靠烧钱生存,资本方开始观望,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
就医160于2015年12月底成功登陆新三板,根据其今年4月份披露的2015年年度报告,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2371.98万元,同比增长71.87%,但净利润为-7141.04万元。
史立臣认为,在盈利模式不清晰的背后,政策层面对移动医疗的支持仍不够,“移动医疗本质与远程医疗无异,但政策层面对此仍有限制。”史立臣所说的限制,指2014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明确指出: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禁止医生私自远程医疗。
在医生自由执业仍存在诸多“隐形门”的情况下,移动医疗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已经显现出动力不足的态势。
2014年被看作是移动医疗的井喷之年。据粗略统计,当年移动医疗企业融资案例共计80余起,是过去5年里该领域所有融资案例数量总和的近3倍,总融资标的接近7亿美元,比前4年的总和多一倍。进入2015年,仅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总额就达到7.8亿美元,超过2014年全年总额。
新京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梳理了移动医疗企业估值排名前十名,除了趣医网今年9月份宣布完成数额为2.16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外,下半年鲜有企业获新融资,另有平安好医生等4家企业在今年上半年获得最新一轮融资。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中国学者连发4篇Cell论文,登上Cell期刊封面 (2025-07-12)
- STTT:重医大/中大团队发现,伊立替康可以破肿瘤乳酸化的局,让肿瘤重新对蒽环类药物敏感! (2025-07-12)
- 复旦×上海交大合作最新Science论文:首次进行小胶质细胞替换临床治疗,成功阻断致命脑疾病进展 (2025-07-12)
- “女娲石”补骨!上海六院牵头国际多中心骨修复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5-07-12)
- 中国药企开始领衔ADC创新 (2025-07-12)
- 臭名昭著的“致癌物”竟摇身一变成为抗癌分子药物?!多项研究:常见于不新鲜坚果、谷物中的黄曲霉素,其天然产物或成为精准抗癌药物 (2025-07-11)
- Nature:古代欧亚大陆病原体时空分布研究有望揭示人类传染病的历史演变 (2025-07-11)
- 医药推销回款减速度:企业资金周转按下快进键 (2025-07-11)
- 《自然》:减重影响真的很大!科学家分析近20万细胞,发现减重可逆转肥胖导致的细胞衰老,但促炎巨噬细胞持续存在,或为反弹原因 (2025-07-11)
- Nature头条: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想象的更聪明,比人类早10万年掌握“炼油”技术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