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下月首试医疗意外险 患者最高可获30万元赔偿 |
![]() |
医药网10月26日讯 出现医疗事故,病人可以得到赔偿,但发生“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没了”这种医疗意外,家属往往索赔无门。记者24日从东莞市卫生计生局获悉,下月起市人民医院将试行全市首个医疗意外伤害赔偿保险(以下简称“医疗意外险”),病人自行购买50元-4000元不等的保费,一旦出现纠纷,无论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意外,保险公司都将直接支付10万-30万元不等的赔偿金。
现状:医疗意外无补偿机制
近年来,“医闹”甚至“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市医疗争议专业调解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10月,医调委副主任罗剑坦言,在平时的调解过程中,如果医院确实有过错,医院方面会比较配合工作,保险公司也认可,但出现医疗意外,这类纠纷处理起来难度非常大。
“医疗的特殊性,导致医疗意外常常发生,比如麻醉意外和羊水栓塞,前者跟医疗技术和医生水平没有必然联系,而后者死亡率非常高,医生在抢救时都是跟死神在赛跑。一旦出现这些医疗意外,目前医院很难承担责任,也没有针对病人的救助和补偿机制。”
“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仅对因医疗过失造成的伤害给予赔偿进行了规定,针对无医疗过失但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确实造成了伤害的情况,没有切实可行的补偿机制。”民进东莞市委会会员周剑名说,一旦发生医疗意外,患者得不到赔偿,就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周剑名建议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政府、医疗机构、执业医护人员和病人等四个主体,共同投入不同比重资金的医疗意外伤害赔偿基金池,由保险公司按商业运作方式设立医疗意外险,并将其设为法定保险,强制购买。
建议:共建“赔偿基金池”
“医疗意外伤害风险虽然事发医疗机构,但事关公众利益与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成为这种机制的主导者,有责任投入一定资金,为医院分担医疗意外伤害风险。” 周剑名建议,医疗机构也应是风险基金池的出资人,可根据其整体规模、医疗质量水平、总体工作量、以及往年赔付金额等因素确定每年投入风险基金池的金额;对广大的执业医护人员而言,则建议根据其工作性质、职称、工作量以及往年赔付额度,个人缴纳相应的费用。
医疗意外险的最大保障主体是患者。在周剑名看来,病人既然选择到医院就诊,也应该意识到医疗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可以在门诊、入院时支付一定的保险金,交付的费用额度要考虑病种、风险大小等多个重要因素。“通过保险合同和法律的形式规定赔偿标准,能避免医疗意外伤害发生后,因患者的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医患冲突。”
探索:试点“医疗意外险”
据市卫生计生局医政科副科长黎健明透露,目前东莞医疗责任险(医疗机构向保险机构投保,在保险期内因医疗责任发生经济赔偿或法律费用,保险公司将依照事先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已经在公立医院实现“全覆盖”,而在医疗意外险方面,也将积极探索。
“今年3月份,有保险公司已经在广州尝试推行医疗意外险。从下个月开始,市人民医院也将探索在产科率先推行 互联网+医疗意外险 ,并且逐步推广到全院。”黎健明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配合立法宣传,除了病人自费之外,财政也能给予一定的补贴。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市人民医院产科即将试行的“医意保”,主要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医院资质、医生水平等权重,计算出病人的保费,从50元到4000元不等。病人根据指引在微信上投保后,出现医疗纠纷,无论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意外,保险公司都将直接支付10万到30万元不等的赔偿。
对于这一新探索,院方表示,通过医疗意外险,出现纠纷后一方面可以解决病人的费用和索赔问题,一方面也可以引导病人拿到赔偿后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依法维权,减少“医闹”的可能性。
医药网新闻
现状:医疗意外无补偿机制
近年来,“医闹”甚至“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市医疗争议专业调解委员会成立于2013年10月,医调委副主任罗剑坦言,在平时的调解过程中,如果医院确实有过错,医院方面会比较配合工作,保险公司也认可,但出现医疗意外,这类纠纷处理起来难度非常大。
“医疗的特殊性,导致医疗意外常常发生,比如麻醉意外和羊水栓塞,前者跟医疗技术和医生水平没有必然联系,而后者死亡率非常高,医生在抢救时都是跟死神在赛跑。一旦出现这些医疗意外,目前医院很难承担责任,也没有针对病人的救助和补偿机制。”
“现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仅对因医疗过失造成的伤害给予赔偿进行了规定,针对无医疗过失但在医疗过程中对患者确实造成了伤害的情况,没有切实可行的补偿机制。”民进东莞市委会会员周剑名说,一旦发生医疗意外,患者得不到赔偿,就容易产生医患矛盾。周剑名建议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政府、医疗机构、执业医护人员和病人等四个主体,共同投入不同比重资金的医疗意外伤害赔偿基金池,由保险公司按商业运作方式设立医疗意外险,并将其设为法定保险,强制购买。
建议:共建“赔偿基金池”
“医疗意外伤害风险虽然事发医疗机构,但事关公众利益与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当成为这种机制的主导者,有责任投入一定资金,为医院分担医疗意外伤害风险。” 周剑名建议,医疗机构也应是风险基金池的出资人,可根据其整体规模、医疗质量水平、总体工作量、以及往年赔付金额等因素确定每年投入风险基金池的金额;对广大的执业医护人员而言,则建议根据其工作性质、职称、工作量以及往年赔付额度,个人缴纳相应的费用。
医疗意外险的最大保障主体是患者。在周剑名看来,病人既然选择到医院就诊,也应该意识到医疗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可以在门诊、入院时支付一定的保险金,交付的费用额度要考虑病种、风险大小等多个重要因素。“通过保险合同和法律的形式规定赔偿标准,能避免医疗意外伤害发生后,因患者的期望值过高而产生的医患冲突。”
探索:试点“医疗意外险”
据市卫生计生局医政科副科长黎健明透露,目前东莞医疗责任险(医疗机构向保险机构投保,在保险期内因医疗责任发生经济赔偿或法律费用,保险公司将依照事先约定承担赔偿责任)已经在公立医院实现“全覆盖”,而在医疗意外险方面,也将积极探索。
“今年3月份,有保险公司已经在广州尝试推行医疗意外险。从下个月开始,市人民医院也将探索在产科率先推行 互联网+医疗意外险 ,并且逐步推广到全院。”黎健明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配合立法宣传,除了病人自费之外,财政也能给予一定的补贴。
羊城晚报记者了解到,市人民医院产科即将试行的“医意保”,主要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医院资质、医生水平等权重,计算出病人的保费,从50元到4000元不等。病人根据指引在微信上投保后,出现医疗纠纷,无论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意外,保险公司都将直接支付10万到30万元不等的赔偿。
对于这一新探索,院方表示,通过医疗意外险,出现纠纷后一方面可以解决病人的费用和索赔问题,一方面也可以引导病人拿到赔偿后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依法维权,减少“医闹”的可能性。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6家立异型药企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报:分解中凸显焦点竞争力 (2025-07-18)
- 河北对于规范泌尿体系透析类医疗服务价钱名目的关照 (2025-07-17)
- 海南深入慎密型医疗结合体医保基金付出方式改造 (2025-07-17)
- 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合适范畴与体重治理尺度 (2025-07-16)
- 对于颁布2025年度持续医学教育推行名目的关照 (2025-07-16)
- 国度药监局对于同意注册225个医疗东西产物的布告 (2025-07-16)
- 重生儿参保都有哪些福利?国度医保局解答 (2025-07-16)
- 2024年全国“医保账单”出炉 这几个症结数据均增长! (2025-07-15)
- 新增商保立异药目次 2025年医保目次调整正式启动 (2025-07-14)
- 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结果落地宁夏 (2025-07-1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